|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致敬2025八桂楷模 > 先进事迹 > 正文 |
榜样引领征程 精神映照八桂 | 黄通甫:守山20载 初心不改 |
2025年08月25日 08:5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郭骞 |
|
新闻眼榜样如炬,照亮征程;精神如泉,滋养初心。
致敬词 踏遍青山人未老,誓将翠岭筑碧屏。 铁肩量得金山脉,木叶吹开幸福谣。 以苦为乐,安之若素。 黛染千嶂,泽润苍黔。 夫妻同心护林海,双手共绣绿画卷! ——八桂楷模 黄通甫 人物故事 晨曦初露,露珠压弯草尖。53岁的黄通甫背着巡护包、肩扛护林杖,身影悄然隐入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道山护林点的苍莽林海。 二十载寒来暑往,他携妻子累计徒步近20万公里,用脚步丈量着2.5万多亩山林——这片八桂大地最大的水源林区,也是银杉、鳄蜥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宝库。 龙道山护林点地处保护区腹地,山高路险,人迹罕至。2006年,初来乍到的黄通甫面对的是无水无电的艰难处境,仅有一条蜿蜒的砂石路连接外界。严冬冰雪封途,酷夏暴雨如注,通信时断时续。然而,他却在此扎下了根。 “守着它们,心里踏实。”多年驻守,黄通甫对这里的每道沟壑、每棵古树都了如指掌。成家后,他与同为护林员的妻子安家于此,简陋站房成了守护这片森林的前沿哨所。 守护之路并非坦途。2008年冰灾,护林点被困整整9日。第9天,黄通甫怀揣最后干粮,在严寒中跋涉9小时,穿越12公里冰封丛林成功求援。2022年,山体滑坡冲毁巡护通道,他带领队员抢修坍塌路段2000余米;旱季防火形势吃紧,他又徒步穿越塌方阻隔的山路,将紧要的防火部署及时送达当时网络与交通不畅的吉龙护林点。近20年,他凭借经验与坚韧,让管护区域未发生一起森林事故。 “早年护林,像‘断人财路’。”黄通甫坦然回忆,“但我们断的,是破坏生态、非法牟利的歪路。” 2019年11月,他带队在长滩河巡逻时,发现非法捕鱼分子踪迹,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与队员合力抓获4名嫌疑人。多年来,他参与制止盗伐盗猎案件10余起,管护区域盗猎行为逐年减少。 “过去靠脚底板,现在数据实时上传。”黄通甫展示巡护手机里的红外监测画面。年近五旬的他主动学习智慧巡护系统,熟练操作巡护手机、卫星电话,为年轻护林员和科研团队当向导。如今,他的背包里除了巡护杖、望远镜等必备工具,还多了野生动植物宣传册。他常向瑶家孩童讲解:“这是娃娃鱼,国家保护的,不能抓……”一点一滴,生态保护的意识就这样随山风细雨,渐渐融入乡土日常。 光阴染白双鬓,黄通甫仍日复一日踏入晨雾。从青丝到白发,他如扎根深山的青松,将守护绿水青山的誓言刻进大山年轮。山风掠过他泛黄的背包,林涛声中,这位“守绿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