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桂声网评·广西云三连评 > 热点时评 > 正文 |
“为鲁迅点烟”:是文化致敬还是不良引导?丨广西云三连评① |
2025年08月26日 11:3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邓子霖 |
|
浙江省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部分游客到鲁迅纪念馆参观游览,会到这面墙点燃打火机或者香烟,拍一张打卡照。近日,这面“鲁迅夹烟”墙画遭游客投诉,认为其“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
游客打卡 “鲁迅夹烟”墙画。图源:九派新闻 “鲁迅夹烟”墙画究竟该保留还是更换?这场争议近期持续发酵,背后是两种立场的鲜明碰撞。 支持者认为,墙画还原了鲁迅抽烟的历史细节 —— 作为真实存在的生活习惯,这一形象早已成为大众认知中 “经典符号”,既非刻意美化吸烟行为,也相信多数受众有辨别能力,不会因一幅历史人物画像就盲目模仿。 反对者则忧心其现实影响:部分游客在公共场所点燃香烟与墙画合影,已然违背控烟规定。而墙画去掉原画的书房背景,模糊了 “室内私人场景” 与 “室外公共空间” 的界限,客观上存在引导不良行为的风险。 诚然,游客的投诉代表了一种合理的公共关切,体现出社会对文化场所引导责任的重视。然而,对历史人物与符号的解读,必须回归其具体的历史语境。鲁迅先生“夹烟”的形象,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写照,已成为其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历史真实与适配现实规范,不必非此即彼,而应寻得平衡之道。文化传承从来不是“抹去痕迹”,而是引导公众读懂历史、理性认知 —— 如此,经典形象才能既保有完整质感,又与现代价值观相融共生。(桂声平)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