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桂声网评·广西云三连评 > 热点时评 > 正文

“出圈”背后:精神传承需要“年轻的语态”丨广西云三连评②

2025年09月02日 18:5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桂声平 编辑:苏文清

2025年暑假,广西柳州袁同学长文祭拜霍去病将军一事,火爆全网、获央媒点赞。当她手写长信向英雄致敬时,完成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祭拜,更是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精神接力。可热闹散去,我们更需思考,“英雄赞歌”究竟靠什么代代传唱?

首先,传承需要真实的触感。袁同学从研读《史记》《汉书》等文史典籍,到奔赴陕西茂陵,实现了从知识认知到精神认同的跨越。沉浸式体验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远比枯燥说教更为深刻,它能让英雄从教科书中走出来,成为可感可触的“精神兄长”。

阅读,常使人进步。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陈明桂 黎静 唐绍怡 摄

其次,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袁同学以手写信表达敬意,这正契合了她的自身喜好。当下,汉服、国风音乐、历史动漫深受年轻人追捧,这些都是传承英雄故事的优质载体。不妨拍摄有趣的历史短视频、开发历史主题游戏,让学习历史变得轻松有趣,使英雄故事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

一个袁同学的出现令人欣喜,但培养千万个“袁同学”需要肥沃的土壤。教育体系应将英雄精神从考点转化为精神资源,文化机构要打破“请勿触碰”的局限,打造对话空间,社会需共同营造崇尚英雄的氛围。

“英雄赞歌”永不落幕,但需要当代人为其谱写“新曲”。当我们学会用现代的方式讲述古老故事,当博物馆成为“对话场”而非陈列馆,英雄的精神便能穿越时空,永远激荡在后世学子的心间。(桂声平)


15岁少女的热泪何以映照千年?丨广西云三连评①

一封长信,照见当代社会的精神底色丨广西云三连评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