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第22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AI唱主角,重构中国—东盟合作新范式

2025年09月17日 20:25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王小梅 编辑:邓子霖 实习生 涂雁彬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峰会主题是“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中外领导人、政府官员、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代表出席。(9月17日 广西云-广西日报)

从报道中得知,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首次以“主角”身份登场。尤其是首创人工智能专馆、首次推出“AI会展”智能体、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这三大突破,更是从平台、服务、机制维度重构合作范式,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更普惠、更重创新、更显企业活力的“数智时代”。

从“展品配角”到“产业主角”,创新成合作新底色。以往东博会合作聚焦传统产业贸易与资源互补,本届AI“C位出道”,让合作核心从“货物交换”转向“技术共创”。人工智能专馆汇聚60国3200余家企业前沿技术,马来西亚绿色能源AI应用、文莱智能医疗体系、泰国“数字经济 4.0”成果集中亮相,实现产业链协同。这背后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支撑:新增数字经济等9大规则章节,建立标准互认机制,推动AI从“展品”变“合作纽带”。如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基地可借AI技术升级生产线,让产业链从“互补”走向“共强”。

从“少数受益”到“普惠共享”,红利覆盖更多群体。过去东博会大型项目多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与东盟欠发达地区难深度参与。本届“AI会展”智能体覆盖24个场景,智能客服、精准匹配等功能,让东南亚小作坊对接中国供应链、老挝农户找到合作方;自贸区3.0版中小微企业普惠机制与AI便捷性结合,降低跨境合作门槛。中国与东盟贸易中,中小微企业贡献近40%份额,AI正释放其潜力。缅甸中小企业借AI专馆展示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用AI溯源提附加值,让合作红利渗透到基层。

从“政府推动”到“企业主导”,市场激活合作活力。合作落地成效取决于企业参与度,本届三大AI突破以企业为核心:人工智能专馆1200项技术产品由企业自主研发;“AI会展”智能体聚焦企业需求,解决“参展易、成交难”问题;部长圆桌会议共识需企业落地转化。3200余家企业带来市场化逻辑,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新加坡企业优化跨境物流调度。中马“两国双园”便是典范,企业借AI优化管理、打通产业链,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性互动。

“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第22届东博会的AI突破,是中国—东盟合作范式的“迭代升级”,让合作从“重规模”转“重质量”、“少数参与”变“全民共享”、“政策驱动”为“市场主导”。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时,这一范式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数智方案”,也为发展中国家破解数字鸿沟提供借鉴。未来,AI与产业深度融合,双方合作将在“数智时代”绽放更大活力。(王小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