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第22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述评专题 > 时评速递 > 正文

【地评线】桂声网评:“广西通道”如何成就“全国机遇”?

2025年09月18日 09:3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孔德淇 编辑:邓子霖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南宁开幕,广西瞬间成为全国乃至东盟的焦点。这片坐拥沿海、沿江、沿边三重优势的土地,早已跳出固有的地理标签,化身连接国内市场与东盟腹地的“黄金通道”,肩负着将地域势能转化为全国开放红利的关键使命。

近年来,广西乘政策东风加速奔跑。新春“第一会”锚定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政策举措密集落地、靶向发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物流动脉新标杆”,海铁联运班列货物运输突破50万标箱,创历史同期新高。这条通道俨如一条“经济纽带”,对内辐射18省(区、市),对外联通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让内陆货物通达全球,又为国际资源打开门户,真正实现“边陲”向“枢纽”的华丽转身。

东博会和峰会这张“金字招牌”,更让广西成为全国共享的开放平台。历届盛会吸引了东盟及全球投资者云集,不仅为广西发展聚势赋能,更推动区域间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度对接。广西主动牵手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让资金、技术、人才在跨区域流动中高效配置,为全国产业升级蹚出新路。

通道的活力在“通”,发展的后劲在“畅”。广西深谙此道,在交通基建上持续攻坚。贵南高铁全线贯通,实现广西“市市通高铁”,让西南省会要素流动“快马加鞭”;平陆运河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入海航程560公里,既激活水运潜能,更直接降低全国货物出海成本,为我国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添上关键一笔。

让“广西通道”真正托举“全国机遇”,还需进一步做强枢纽功能、释放通道优势。当广西的“通”与全国的“需”深度契合,开放平台的效能充分彰显,全国都将在与东盟及全球的合作中收获红利,为双循环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