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 > 奋进时代新征程 网聚八桂正能量——2023年广西网络正能量作品征集推优评选专题 > 文载正道 > 正文

防城港市防城区:奏响水土保持“生态曲”,绘就宜居家园“新画卷”

2025年09月29日 12:00 来源:防城港市防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庆玲 蓝英 钟菲菲 编辑:钟广莲

近日,走进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昔日寻常的河道已悄然换上新颜:河水清澈见底,欢快流淌;两岸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条焕然一新的生态廊道,如今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散步休闲、亲近自然的“幸福打卡地”。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利,正是防城区久久为功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生动缩影。

▲大菉镇百里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航拍图。

近年来,防城区始终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域生态修复摆在突出位置,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巧妙地将生态治理与发展特色产业相融合,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百里村鱼鳞坝,就像一片片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红色基因注入绿色工程:小流域治理焕新颜

今年刚刚完工的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是这份生态答卷上的亮眼一笔。它不仅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厚重砝码,更为乡村振兴铺就了鲜亮的生态底色。谈及项目的实施理念,大菉镇副镇长杨秀媚深有感触:“我们镇依托现有红色资源,把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建设紧密融合,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把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作为红色村庄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推进小河流域整治项目,既修复了生态,又让红色文化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鱼鳞坝有蓄水、缓冲作用,减少洪水对于堤坝的冲刷,也缓冲了水势与水的速度。

生态红利惠及千家:广场步道洋溢幸福感

工程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地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新建的生态广场、蜿蜒的休闲步道,已成为乡亲们劳作归来小憩的“舒心驿站”、孩子们放学后嬉戏玩耍的“童趣乐园”。晨曦微露或华灯初上,这里总能看到村民们悠然漫步、谈笑风生的温馨场景。“我们都说变化大,建得好!”大菉镇村民林海涛指着新建的鱼鳞坝,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自从有了鱼鳞坝后,村里的河水干净了,岸边还种了花草树木,每天都可以到这里散散步、聊聊天,日子过得舒坦多了!”林海涛朴实的赞叹,正是防城区水土保持项目惠民实效最真切的注脚。

▲生态广场将成为村民休憩的好去处。

系统治理成效卓著:青山绿水共谱新篇

“近年来,防城区坚持‘小流域’单元治理,锚定‘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防城区水利局副局长陈唯介绍道,“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显著完善了水土流失综合防御体系,有效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防城区水利局持续发力生态清洁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着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在包括百里村在内的那天花村、小陶村等小流域成功实施治理项目3个,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810公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鱼鳞坝有蓄水、缓冲作用,减少洪水对于堤坝的冲刷,也缓冲了水势与水的速度。

未来可期:擘画生态宜居新图景

展望未来,防城区将继续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要求,秉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原则,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为重要抓手,用一项项扎实的行动持续扮靓家园。目标清晰而坚定:让人民群众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与绿水青山日益提升的“生态颜值”同步跃升,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奋力书写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