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共同筑牢防汛救灾坚固防线 广西区市县媒体联动报道 > 防汛一线 > 正文 |
排涝除险、清淤消杀……百色干群同心有序推进灾后重建 |
2025年10月14日 18:0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郭骞 |
|
目前,百色正有序推进灾后重建。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生活物资送来咯!”10月13日上午,在田阳区那坡镇永常村班除屯后山的路边,村民农军峰通知乡亲们领取食用油、方便面以及矿泉水等物品。“房屋被淹的村民都安全转移了,水正在逐渐消退。”他说,村里一些涉水区域险情已排除,部分受灾群众正陆续返家,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田阳受灾群众领取救灾物资。田阳融媒体中心供图
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干部及登高村村委工作人员给老人送水。通讯员 周月珍 摄
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巴立村村干部协助村民搬运家中的物品。通讯员 黄艳萍 摄
爱心人士给德保县敬德镇捐赠的救灾物资。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当天傍晚,在德保县那甲镇养老院,多睦村村民时金娇和老伴到院子里观看志愿者放映的电影。“养老院一栋新建不久的楼房安置着57名受灾群众,生活用品齐全,还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器。”那甲镇宣传委员农必赛介绍,该安置点设综合协调、健康保障、后勤保障等多个小组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那甲镇部分受灾群众转移至当地养老院进行临时安置。图为受灾群众在安置点看电视。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那甲镇养老院临时安置点的房间干净敞亮。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受三轮台风影响,百色市部分地区发生内涝灾害。截至10月11日,全市累计受灾30.4万人,累计紧急避险转移9867人,紧急转移安置5280人。截至10月13日18时,全市329个内涝点中,已消退200个,受灾群众均已得到妥善安置,吃饭、饮水、穿衣、住宿、就医等基本生活需求有保障,已有2464人陆续返回家中。 受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影响,百色市目前仍有部分内涝点尚未消退。“我们除了组织干部群众通过抽水、清淤除障等方式进行排涝,还计划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勘察设计,采取修建防洪堤、防洪道、排洪渠、排涝隧洞、雨污分流管网和设置防洪闸等措施解决内涝问题。”百色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德保县敬德镇古甘屯干群清淤。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洪水退去后,德保县敬德镇古甘屯开始消杀。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为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百色还将组织相关部门对老旧街区房屋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墙体裂缝、屋顶漏水、地下管线老化等问题,对存在安全隐患或地势低洼的房屋,提前劝导居民临时搬迁,禁止在易涝区新建住房,并提升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降低内涝引发的次生风险。
10月13日,洪水刚退去不久,德保县敬德镇古甘屯群众抢收稻谷。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10月13日,洪水刚退去不久,德保县敬德镇古甘屯晾晒稻谷,生活生产有序恢复。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德保县敬德镇群众赶圩,生产生活有序恢复。记者 凌聪 陆旺 摄 百色部分乡镇工作人员还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的方式,了解受灾群众务工需求,搭建就业服务桥梁。“我们向镇里的蔬菜种植基地推荐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受灾群众,每天工作8小时,薪酬100元,已有3人正式上岗。”农必赛说,该镇将持续强化供需对接,帮助更多群众就近就业。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