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地评线 > 地评线文章 > 正文 |
【地评线】桂声网评:“桂”在用“真金白银”减负,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
2025年11月07日 15:48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邓子霖 |
|
11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广西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提炼了部分数据,一起数读发展,看广西如何优化营商环境。(11月4日 广西云-南国早报)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企业的生存状态则是最直观的刻度。从此次发布会介绍的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看,这些年来,广西没有空洞的口号,全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实实在在的举措,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筑发展长远之基,生动诠释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 降成本不是“象征性让利”,而是精准滴灌的“及时雨”。企业发展,成本是命脉。广西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截至9月底,730多亿元贴息贷款直接降低融资成本7.79亿元,1—8月,全区在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上减税降费及退税共计192.35亿元,1—9月共为全区用人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25.48亿元,减征工伤保险费7.82亿元,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流向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工商业平均用户电价同比降幅超10%,这些看得见的成本下降,让企业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扩大生产,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的亮眼数据,正是成本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的有力证明。 更值得赞赏的是,广西的降成本既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准滴灌,并通过制度性安排形成了长效机制。这种稳定的政策预期,让企业敢投资、愿投资,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确定性。 优服务打破“流程壁垒”,让企业办事少跑腿、好办事。曾经“一事跑多窗”的繁琐,如今变成“一窗办多事”的便捷。广西将32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规范统一为4133项,办事时限缩减70%,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1.9%,62项重点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这种刀刃向内的流程再造,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以数据赋能提升治理效能,让企业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1天内零成本开办企业、审批环节压减超七成,这些变化让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政府服务企业的诚意。 促公平筑牢“制度根基”,以有温度的执法护航发展。公平是市场的生命线,对民营企业发展尤为重要。广西首创公平竞争审查“双审”机制;首创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服务点87家,发放贷款超526.7亿元,让中小企业不再“融资难、融资贵”。 更难能可贵的创新推行“有温度的执法”,适用包容审慎监管办案占比27.1%,信用修复“免申即享”惠及企业3.2万户,这种“宽严相济”的监管,既守住了公平竞争的底线,又给予企业成长的空间,让440多万户民营主体敢于投资、放心发展。 营商环境的优化,最终要转化为发展动能。当前民营经济占全区50%的税收、60%的GDP、约70%的进出口总额、80%的就业和超过95%的市场经营主体,也正是广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最佳回报。下一步,广西针对惠企政策不兑现、服务推诿扯皮等问题的专项整治,更彰显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既要浇水施肥,也要松土除草。广西的实践证明,唯有把企业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真举措降成本、用优服务提效率、用严制度保公平,才能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让营商环境既有秩序又有温度,让广西真正成为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投资热土。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