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地评线 > 时事论坛 > 正文 |
“撞衫”的公文 暴露出怎样的“马脚” |
2025年11月12日 17:53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邓子霖 |
|
近期,内蒙古、青海、广西、甘肃、陕西等多省区推进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从专题学习会到学习研讨会,从直击“家丑”到严肃问责,为整治公文抄袭问题亮出实招、硬招。(11月11日 澎湃新闻) 公文作为党政机关传达政令、沟通工作、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本应是结合实际的“务实文书”,却屡屡出现换日期、改地名就“一键复用”的“撞衫”现象,这不仅暴露了文风之弊,更暴露出工作浮夸的“马脚”,值得深刻警醒。 公文抄袭看似是文风问题,根子却在浮夸的工作作风上。部分公职人员滋生懒政思维,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干事,既不愿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也无力结合实际谋划工作思路,只能靠“复制粘贴”应付差事。在这些人看来,抄袭公文既省时省力,又能“应付检查”,却不知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更消解了政策落实的实效。 公文“撞衫”的危害远超想象,不仅会造成行政资源浪费,更会影响政策执行效果。一份脱离实际的抄袭公文,无法反映基层真实情况,也难以解决具体问题,最终只会让政策落实流于形式。更严重的是,当群众发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公文高度雷同,甚至出现明显的“张冠李戴”,必然会对政府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根治公文抄袭顽疾,需要打好“组合拳”,既治标更治本。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约束,拧紧“紧箍咒”。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公文审核把关,建立严格的查重机制和问责制度,对抄袭弄虚作假行为严肃处理,形成“不敢抄”的震慑。同时,要坚决整治“文山会海”和“材料政绩”的不良风气,让党员干部从繁杂的文稿负担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向实际工作。 另一方面,要聚焦作风转变,筑牢“防火墙”。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实际工作中提炼思路、形成文稿。只有摸清基层实情、汲取群众智慧,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分量、能落地的公文,这样的公文自然无法被抄袭,也能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作风实,则文风正;作风虚,则文风起。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问题,就必须让实事求是的文风成为常态。希望各级党员干部都能强化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在实干上,既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让公文回归“传达政令、解决问题”的本源。唯有如此,才能让抄袭公文失去生存土壤,让求真务实的作风蔚然成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