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八桂国防之窗 > 要闻聚焦 > 正文

2025年“走边关”:友谊关口岸快捷通关助力跨境物流实现新突破

2025年11月12日 18:21 作者:樊成甫 阳继乐 谭苏侣 刘宇昕 编辑:陶媛

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陈志杰介绍通关查验系统新模式。记者 樊成甫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11月12日讯(记者 樊成甫 阳继乐 通讯员 谭苏侣 刘宇昕)11月4日,2025年“走边关”之“卫国戍边有我”主题深度宣传采访团走进友谊关口岸,实地探访这座中越边境重要口岸的创新通关模式。作为中国通往东盟“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的便捷陆路大通道,友谊关口岸凭借出入境车辆边检快捷通关模式,不仅跑出了跨境物流 “加速度”,更催生出边境经济繁荣发展的新活力,为稳边安边兴边注入持续动力。

依托“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及RCEP释放的政策红利,中越贸易量连年攀升。为破解通关瓶颈,友谊关口岸于2020年7月率先试点边检快捷通关系统,经数年优化迭代,形成了集成自主采集、智能识别、快速核验等功能的完整查验模式,并在2025年9月15日成功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国跨境物流通关领域的标杆。如今这一经验已在广西峒中、水口等口岸复制应用,并被纳入中央自贸区提升战略向全国推广。

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陈志杰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樊成甫 摄

在友谊关口岸货运通道现场,一辆辆跨境货车正有序通行。出境车辆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工业产品,入境车辆则拉运着刚摘下枝头的东南亚新鲜水果,司机们轻点设备完成自助操作,平均15秒内就能完成通关流程,真正实现“秒级通关”。来自广东的李师傅常年往返两地运输工业产品,他熟练地刷证件、按指纹完成面部识别,几十秒就办完通关手续:“现在每月能多往返好几趟,收入实实在在涨了不少,那可比以前先进多了!”

这张亮眼的通关成绩单背后,是“友谊关模式”对传统通关流程的彻底革新。以往驾驶员要委托代理填写纸质单据现场递交,通关时还需当面提交证件等待边检民警核验盖章,流程繁琐且耗时。如今依托数据交互机制,货运代理向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申报的信息可一键远程同步,彻底取消了纸质单证环节。提前备案的中方车辆及驾驶员,通过“刷证件、按指纹、识面相”的自助操作,边检后台即可自动完成核验,全程免查实体证件、免盖验讫章。

在口岸前合影留念。通讯员 刘宇昕 摄

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数据更是“友谊关模式”便捷性的生动体现,据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2025年5月18日口岸单日查验车辆突破2100辆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1月6日累计查验超50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4%,提前52天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路宽了”,通关成本也降低了,越来越多跨境贸易企业选择扎根边境,带动了边境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为边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凭祥综合保税区周边,一批围绕跨境贸易的加工、物流企业陆续落地,不少外出务工的边民纷纷返乡,高效通关模式不仅保障了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让越来越多边民捧上“口岸饭碗”,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正是口岸发展给边境带来的实在变化。

“如今,借助这一高效通关模式,友谊关口岸正持续释放‘一带一路’节点口岸的辐射带动作用。”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副队长陈志杰说:“这一创新实践也为更多边境口岸优化通关服务、推动跨境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展现了新时代移民管理机关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发展的担当作为。”

如今的友谊关口岸,车流如织却井然有序。快捷通关模式用一个个增收的家庭、一家家成长的企业,书写着兴边富民的生动答卷,为中国—东盟跨境贸易持续注入更强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