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创新 > 正文 |
AI课堂打破传统模式 产教融合拓宽成长路径 |
2025年11月15日 07:33 来源:来宾日报 编辑:陶昌顺 |
|
近日,在来宾市滨江小学的AI教室,人工智能助教刘深圳在给学生们讲解智慧物流赛事的相关课程。这门融合了人工智能、语言素养与脑科学学习力的课程,究竟有什么魅力? 学生李莅修与AI伙伴完成编程挑战后兴奋地说:“这门课特别好玩,不仅磨炼了我的心性,还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意志。”另一名学生潘俊屹则专注于积木编程,只见他的双手灵活地搭建模块、拖拽指令,成就感溢于言表:“上这门课很开心,能提升思维和动手能力!”看到学生们的丰硕成果,刘深圳满脸欣慰:“新技术为教学赋能,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大幅提高。” 2025年6月,来宾市滨江小学入选“北京大学—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实践学校”,让“智慧课堂”融入日常教学。如今,在这方小小的AI课堂里,人工智能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热情,更照亮了他们探索未来的道路。 “十四五”期间,来宾教育实现了显著而深刻的发展,深入教育核心,成效切实可见。如曾经备受关注的“大班额”问题已成为过去,孩子们都能享有优质的学位资源;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被打破,“全链条育人”体系正稳步构建完善。 兴宾区城厢镇初级中学副校长覃春梅感慨道:“现在教学方向清晰、支撑有力、培训增多,与城区学校的交流也频繁,让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提升了,才能更好教育学生。”该校学生刘晓璐告诉记者:“学校变化很大,硬件越来越好,兴趣课程越来越丰富,我和同学们学习劲头十足,都在努力追梦。” 记者走进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实训课堂,目光立刻被一个专注的身影吸引——2024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周李涵正全神贯注地听从老师指导,对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进行细致检测。“到了高二下学期,学校会给我们提供对外企业实习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周李涵说。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该校积极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新路径,不仅为学生们搭建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 五年来,来宾市教育体育局紧扣《来宾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蓝图,通过补短板、提质量、创特色三大关键举措,推动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 该局副局长卓卫力表示:“‘补短板’是指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提质量’则是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创特色’要在思政教育一体化、产教融合、智慧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践。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市民。”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