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创新 > 正文 |
漫话AI|取经“六小龙” 谋局广西AI |
2025年11月18日 16:43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古秀芳 |
|
杭州“六小龙”首次同台论道,为各地发展AI产业提供了生动可鉴的实践样本。对广西而言,这些先行者的经验中,蕴含着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 广西AI产业要破局,首先得学会“做减法”。贪多求全要不得,不如沉下心深耕自身最具优势的领域。其实,广西已手握多张“特色牌”:背靠东盟的区位优势,为发展小语种智能翻译、跨境物流智能调度筑牢了天然根基;甘蔗、柑橘等特色农业资源,为智慧种养技术研发提供了场景丰富的试验场;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山水资源,更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富矿。将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集中投向这些领域,更容易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王靖 制图 杭州“六小龙”的成长历程印证,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试错与调整中逐步实现的。对广西而言,保持战略定力尤为关键。针对初创企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托举企业走过最艰难的起步期;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要构建政策保障和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鼓励其在底层技术领域持续深耕。更重要的是,还要营造一个敢于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这既是激发原始创新活力的关键,也是培育AI产业成长的沃土。 如果说“做减法”精选赛道、“守定力”夯实基础是广西AI产业的“苦练内功”,那么面向东盟开放协作,便是推动AI产业“走出去”的关键一步。要充分激活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南A中心等重要平台效能,吸引国内外优质AI企业加速落地;鼓励广西高校与头部AI企业共建合作基地,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更要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推动在广西集成的AI解决方案进入东盟市场接受实践检验,在真实应用场景中完成“研发—应用—反馈—再升级”的良性循环。 广西的AI发展之路,注定是一条立足自身禀赋的特色化道路。唯有始终集中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资源向核心赛道集中、向关键环节倾斜,才能突破发展局限,在服务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