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地评线 > 社会纵横 > 正文

敬畏生命!莫让“荒野求生”变“荒野求险”

2025年11月18日 17:45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邓随新 编辑:邓子霖

捡木柴搭建庇护所、钻木取火、抓虫子充饥……最近,荒野求生挑战赛火遍全网。张家界七星山景区的赛事借势出圈,让普通人也能过把“探险瘾”,这本是体验经济的生动注脚。但热度背后,隐忧已然显现:有选手出现“高血钾”、营养不良被迫退赛;部分赛事未报备就仓促开锣,海岛赛场缺安全标识、无医疗通道,甚至退赛者出岛都难寻船只。(11月16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广网)

体验经济的核心是体验,而非冒险。人们追捧荒野求生,图的是逃离城市喧嚣的新鲜,是挑战自我极限的快感,而非拿生命赌运气。七星山景区的做法值得借鉴,赛前要体检报告、做安全培训,赛场外有24小时医护值守,安全员全程跟随,既保留了求生的真实感,又筑牢了安全的防护网。反观一些“野路子”赛事,找个海岛就开赛,没有灭火设备,悬崖边不设警戒线,选手烫伤数日才被发现,这样的“体验”早已偏离初衷。

安全底线的失守,本质是责任意识的缺位。举办方只盯着流量红利,却把安全当可有可无的附加项,未报备就擅自开赛,把参赛者的生命健康抛诸脑后;部分参与者盲目追逐刺激,忽视自身条件和赛事风险,以为有锻炼基础就能应对荒野挑战。那些缺乏规划的赛事,就像没有防护栏的悬崖,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参与者,都该明白:荒野不是任性撒野的游乐场,而是需要敬畏规则、严守底线的考验场。

规范发展才是长久之道,流量要配得上责任。体验经济想要行稳致远,不能只靠噱头吸睛,更要靠合规安心留客。监管部门要主动亮剑,明确赛事举办的报备流程、安全标准,对未达标的“野赛事”坚决说不,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主办方要扛起主体责任,像七星山景区那样,把安全预案做细做实,从体检培训到医护保障,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参与者也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充分评估自身能力,选择正规合规的赛事。唯有三方合力,才能让荒野求生既保留探险的乐趣,又守住安全的底线。

荒野求生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而非漠视生命的冒险。当流量与安全冲突时,安全永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当刺激与理性相悖时,理性才是长久发展的根基。让每一场荒野赛事都有规可依、有险可防,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安心探险、安全返程,才能让“荒野热”真正热得长久、热得靠谱。这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体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