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图片 > 正文 |
岭南文化在这里“可观可品可触摸” |
2025年11月19日 09:2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符振晓 |
|
逛骑楼城、看醒狮表演、品六堡茶……11月17—18日,在“壮美广西·打卡魅力四射新八桂”文旅融合主题采访活动北线行程中,采访团走进梧州,沉浸式了解这座百年商埠的文化脉络。从骑楼城的夜色烟火,到岭南文化园醒狮鼓点的震响,再到六堡茶的悠远茶香,每到一处,记者们都真切感受到梧州文旅焕发的新活力。 视频摄制:总监制/何运斌 监制/李伟国 摄像/王希覃显钧 剪辑/王希 夜幕降临,骑楼城的灯光次第亮起,暖黄色的灯光从骑楼柱廊间倾泻而下,让街面的线条更显柔亮。晚风吹拂间,民国风的骑楼城与街道仿佛重回往昔。采访团成员一边穿行,一边拍摄骑楼城的夜景,不时驻足记录这座文化城的生活气息。
骑楼城夜景。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摄 在骑楼城一角,宋代梧州元丰监钱币展示馆灯火通明,采访团成员排队参观宋代钱币铸造的考古成果。“宋代梧州元丰监是梧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也留下不少历史谜题。”梧州学院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宇思介绍,“把展厅设在骑楼城,就是希望游客逛街之余,也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据悉,每到周末,这里都吸引超2000人次前来参观。“没想到这么小的展馆,却能吸引这么大的流量。”科技日报广西记者站记者韦秋莹感叹道。 18日一早,采访团来到梧州冰泉豆浆馆,大厅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豆香。市民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浆与油条,品尝着传统的梧州早茶。“梧州早茶文化就是从这一碗豆浆里飘出来的,真是太惊喜了。”当代广西杂志社记者徐云洁一边拍摄一边感叹。 “冰泉豆浆的‘滴珠蜜味’,靠的就是古法工艺。”梧州冰泉豆浆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姚荣介绍,“我们用冰井泉水,沿用了‘文武火’三滚三撤的柴火熬制工艺,这种古法耗时耗力,但能充分释放大豆的香气和滑润口感,形成‘香、浓、滑’的独特风味。” 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视频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在岭南文化园,醒狮昂首跳跃,鼓乐响起,现代展陈与传统文化在此交织,呈现出岭南文化的深度与广度。“这里走上一圈能让人大体上看懂厚重的岭南文化。”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大三学生杨彩虹被深深吸引。 在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和大同酒店旧址,采访团沿着历史足迹,走进一段段红色记忆。展厅内,讲解员娓娓道来革命先辈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令记者们久久驻足。
采访团在黑石山茶厂采访全国非遗六堡茶技艺传承人韦洁群。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乾胜 摄 走进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梧州黑石山茶厂里茶香氤氲,古朴的制茶气息扑面而来。采访团成员缓步穿行于厂区,镜头与灯光捕捉着六堡茶文化的瞬间。全国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洁群端坐茶案前,动作娴熟地冲泡六堡茶。几位记者端起刚泡好的新茶,抿上一口,原产地六堡茶的醇厚滋味让他们相视而笑,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梧州文旅的魅力就在于,无论新旧,都能让人感受到真实、鲜活、蓬勃的岭南文化独特风韵。”中国文化报记者郭凯倩深有感触地说。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链接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