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 > 奋进时代新征程 网聚八桂正能量——2023年广西网络正能量作品征集推优评选专题 > 文载正道 > 网事传情 > 正文

【地评线】桂声网评:“文秀姐姐”走进课本 用真实的力量点亮青春之光

2025年11月20日 09:2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孔德淇 编辑:朱天宇

当百色大山的晨雾还未散去,300年树龄的大叶榕下已传来琅琅书声。七年级学生们圈画着统编教材课文《青春之光》里的细节:“沾满泥巴的运动鞋”“熬夜做的20本扶贫手册”“朋友圈里的芒果花”……这些带着体温的文字,让把生命献给脱贫攻坚的年轻书记黄文秀,不再是遥远的榜样符号,而是走进课本、走进课堂的“文秀姐姐”。这场特殊的教材实践,正在回答一个教育命题:如何让榜样的力量穿透时空,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传统榜样教育常困于“高大全”的叙事窠臼,在《青春之光》里,作家祝红蕾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黄文秀“爱穿裙子、喜欢美食、爱发朋友圈”的生活侧面,也毫不回避她“焦虑时会自我质疑”的真实心路。这种“去英雄化”的书写,让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榜样并非天生完美,而是和他们一样经历过迷茫与选择的普通人。当投影仪的光束投射出那双沾满泥巴的运动鞋照片,泛黄的鞋面褶皱里还嵌着百坭村的红土,学生们仿佛能触摸到她深夜走访贫困户时,露水打湿裤脚的凉意;读到“星辰作灯,露水为伴”的山路描写,仿佛看到那个背着公文包的单薄身影,在月光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一个有血有肉的文秀姐姐跃然纸上——她是北师大的高材生,也是走家串户的驻村干部;她是群众口中的“文秀书记”,也是会在朋友圈分享晚霞的年轻女孩。

这种真实感,恰恰是最动人的教育力量。当孩子们发现,榜样的伟大源于对平凡的坚守,源于对家乡的热爱,这种认知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价值认同。

事实上,从黄文秀到更多新时代楷模走进教材,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编写模式的创新,还有教育理念的演变。它摒弃了“标准化”的道德模板,以朴素的情感共鸣直抵心灵深处,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真实的故事中寻得精神之光。这种转变背后,蕴含着对榜样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即是相比楷模的优秀,楷模何以优秀,何以成为百姓心中的“平民英雄”,更为重要。

把当代楷模写入课本,本质是一场关于“培养什么人”的时代作答。在短视频碎片化冲击、价值观多元碰撞的当下,青少年更需要可触可感的精神坐标。对于“00后”“10后”而言,黄文秀的故事并不遥远,反而因鲜活而显亲近。她用微信记录扶贫日常,用直播推广农产品,这些细节让学生们看到,原来理想可以很“潮”,奋斗可以很“酷”,让越来越多孩子懂得“躺平”不如扎根,“网红”不如网聚人心,真正的“流量密码”是把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发展,真正的“人生热搜”是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答卷。

风过百坭村,大叶榕的枝叶沙沙作响。那些在课本里与黄文秀相遇的孩子们,终将带着从她身上汲取的温暖与力量,走向属于他们的时代考场。愿这束青春之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也照亮他们心中“成为更好的人”的渴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