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 > 奋进时代新征程 网聚八桂正能量——2023年广西网络正能量作品征集推优评选专题 > 正气展台 > 文章类 > 正文 |
【地评线】桂声网评:“无陪护”模式 广西医疗服务的温暖“破冰”之举 |
2025年11月20日 09:22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朱天宇 |
|
今年广西将重点推进“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已有73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无陪护”病房(区)服务,提供1万余个“免陪照护”床位。 传统陪护模式下,家属需在工作与照顾病人间艰难权衡,既承担着巨大时间成本,又因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难以给予患者科学照护。加之陪护市场混乱、护工素质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剧了“照护难、负担重”的困境。特别是在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的当下,“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现象愈发普遍。广西主动对接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以创新模式为患者及其家庭排忧解难,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这是对陪护现实困境的有力回应,实现了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的更好匹配。 实事就要实做。为以专业化服务破解住院陪护困局,广西从政策支持、试点推行、服务规范、人才培养、费用管理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的保障体系。特别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平台,整合职业院校、医疗机构、保险企业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培训—考核—认证—监管”的闭环体系。护理员通过老年护理、康复治疗等126学时的系统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后方可上岗。这种职业化转型使护理工作从简单的生活照料升级为包含体征监测、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专业服务,填补了医疗与家庭照护之间的专业空白。这种模式的推行,体现了对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也彰显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理念。 用专业护理团队接管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广西“无陪护”模式的价值,就在于以专业化破解服务短缺,以规范化遏制市场乱象,以人性化重塑医患关系。通过对护理员培训情况、服务记录、考核结果等进行全程跟踪与动态管理,使患者享受专业护理员 24 小时的全方位照护,从日常生活照料到康复指导,就医体验与康复质量大幅提升。目前广西已有174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4.7万余人次。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家庭从繁重陪护任务中的解脱,更以制度创新回应了“谁来陪护”的民生之问,为全国医养服务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医疗护理服务的一次暖心实践,“无陪护”模式的成功推行,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一步,广西将重点优化护理服务,持续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人群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也能享有专业的护理服务。我们期待各地都能借鉴这种做法,因地制宜地推行类似的“无陪护”模式,进一步优化医疗护理服务,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无陪护”带来的温暖与便利,提升更高质量的就医体验,为健康中国建设写下更多温暖注脚。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