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7月1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国记协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央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
 
要闻
 

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7月1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国记协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央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

  评论被称作报纸的灵魂和旗帜。今天的党报评论,既要面对多元思想文化、多种话语体系的观点竞争,也要应对媒体融合发展日新月异的态势。舆论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党报评论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变革与坚守同在。此次论坛的举办,就是为了研讨如何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做好主流观点传播,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形势下引领舆论、凝聚共识的能力。 【详细】

>>更多  
 
嘉宾发言摘要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指出,做好党报评论融合发展:

    一是要增强文化自信,说得出来,传得开去;

    二是要把握政治方向,守住正确导向这一媒体生命线;

    三是要搞好议题设置,构建更多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四是要讲究形式技巧,既要想说什么,也要想怎么说;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多选拔、多培训、多锻炼评论员队伍。 【详细】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以融合激发党报评论新优势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一堂、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首先,我代表主办方人民日报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是我们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做好主流观点传播的根本遵循。刘云山同志强调“评论是报纸之魂”“要以高质量的评论取胜”,刘奇葆同志提出“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报纸的思想导向”。作为主流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党报评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多元价值中确立主导,在与公众的交流对话中凝聚共识,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党报的价值和作用愈发凸显,党报评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愈发光荣而艰巨。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做大做强党报评论,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能深入人心,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思想是媒体的最高境界。如今的新闻竞争,时间上进入分秒必夺,空间上已是无孔不入,谁都不可能垄断信息来源与发布渠道。然而,众声喧哗中需要有思想的“坐标系”,乱云飞渡中需要确立价值的“主心骨”。在这种情况下,对信息的分析和解释就成为媒体比高下的撒手锏。浏览雨后春笋般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所有新闻时政公号推送的文章,都是以评论、观点为主。就连美国三大新闻频道也不再靠消息制胜,而是集体转型为“观点频道”,甚至有些新闻频道的评论类节目比例已高达85%。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现在,虽说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党报评论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拿的是一只音量最大的金话筒。 【详细】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叶乐阳:

三个层次激发党报“共同体意识”

    我们的评论专版刚刚起步,如何继续办好,不断写出好评论,发出好声音,赢得好效果,还需要学习借鉴《人民日报》和兄弟媒体的成功经验。我想,一个好的评论专版、一篇好的言论作品,必须要有四种力量,那就是思想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语言的力量、个性的力量。有了这四种力量,单篇言论也好,评论专版也好,才能够打动人心,赢得读者的价值认同。努力形成评论的“四种力量”,是我们《广西日报》评论作者、编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举评论之旗,铸党报之魂,还要思考如何激发党报评论的共同体意识。我认为,激发党报评论共同体意识有三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激发党报媒体群的共同体意识。《人民日报》作为第一大报,应该担当责任,领先、领衔、领军,凝聚省级党报,实现资源、经验共享,在作者队伍培训、重大评论选题、重大问题共同发声等等方面,都可以加强合作和联动。

    第二,激发党报与党报评论作者的共同体意识。没有强大的队伍搞不好党报评论。团结和造就更多的评论人才,党报评论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激发党报与党报读者的共同体意识。这是问题的核心。党报评论作为一种新闻产品、思想产品,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受众需要。好的评论作品必须直面社会问题、回应人民关切、充满正能量,这样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凝聚人,才能真正发挥党报的影响力、传播力。 【详细】

 
更多嘉宾发言
 
 


论坛议程

 
 
  
 
 
党报媒体融合
 
2015关于新媒体十个猜想 媒体融合全面"融"时代?
    自2011年起,我们一直用新年的第一块版呈现猜想。4年间,无数猜想双足落地,也偶有靴悬半空,而更多的猜想腾空而起。还有什么比互联网赋予我们的想象更为辽阔、成真速度更为惊人?下一步互联网将跨界到哪里,海外...【详细】
蔡名照谈媒体融合发展:一体发展 既做增量又改存量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传统媒体要从全社全台范围内切实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推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业务优势互补、一体发...【详细】
媒体融合遇三大困局 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现在很多人可以一个月不看报纸,十天不看电视,但不能一天不看手机。人们倾向于用一部手机实现所有信息获取、沟通、传播功能。新兴媒体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详细】

 

 

 

广西日报评论专版
 
 
 
 
 
广西日报评论精选
 
适应为官“新常态”
    随着反腐败、反“四风”的深入,“八项规定”的实施,或可以说为官者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内涵的核心是:清白为官,干净做事,做好事不求利求报,好事要做好。“新常态”也意味着,过去一些为官...【详细】
稳增长重在做实功
    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开出了诸多稳增长“药方”;我区也出台了48条稳增长措施,涵盖服务、投资、减负、工业、三产、农业、实体经济等方面,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精...【详细】
学生热醒之后……
    据中国青年报7月5日报道,7月1日,广西一高校校长被一封学生发来的邮件吓了一跳。这封标题为“恳请校长给条生路”的邮件,说的是1名外省大学生来到南宁就读后,深受高温天气困扰,每晚被热醒的“痛苦”经历,呼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