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携手脱贫奔小康见闻

2020年07月10日 07:4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凌聪 林斌 编辑:王飞

谱写新时代的“赶圩归来”

——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携手脱贫奔小康见闻

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的民族学生在练习吹芦笙。 记者 周 军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凌 聪 通讯员 林 斌

“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1979年冬,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现为德峨镇)赶圩归来的彝族姑娘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一路上欢声笑语。在当地体验生活的词作家古笛、曲作家黄有异被此场景感染,找到了灵感,创作了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体现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党的好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赶圩归来啊哩哩》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隆林苗、彝、仡佬、壮、汉各族群众哼唱着自信的歌谣,挥舞着奋斗的双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用勤劳和智慧谱写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新篇章。2016年以来,全县共有87个村7.8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02%,当这首欢快的老歌在原创地再次唱响,呈现出新时代“赶圩归来”的美好景象。

6月19日至23日,“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深入隆林采访,见证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

团结奋斗 赶圩越来越便利

记者走进《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取材地——德峨镇,一路惊喜不断。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仍保留赶圩的传统,但街圩上不仅多了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现代工业产品商店也随处可见。“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过去赶圩要走几个小时,现在水泥路通到村屯,坐车十几分钟就能到集镇。”德峨村村民何开田说,如今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县城到德峨全程是水泥路,他和家人每年都去城里“赶圩”。

隆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受限于物流、交通条件等因素,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与市场缺乏畅通的对接渠道。近年来,该县统筹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农村路网建设,激活农村“沉睡”资源。2016-2019年,该县共修通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屯道路共计962条2012公里,总投资9.11亿元,受益总人口达28.64万人。

乘车沿着克长乡大庆村环山公路前行,但见路旁的连片桑园苍翠欲滴。“我们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沿途打造扶贫‘造血’产业,推进油茶、板栗、西贡蕉、桑蚕4个万亩产业园发展。”该县县长杨科介绍,农村公路网连起村屯道路,优化了乡村产业布局,主导产业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产业跟着道路走,道路促进产业兴。“万亩产业园”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不仅让各族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园区管护、务工等形式,聚集在产业链上,破解了“扶贫到户”的难题,又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夏季高温、高湿,桑树重新发芽长梢要追加肥料,要经常对蚕房进行消毒……”在德峨村边坡屯的蚕房里,苗族村民李应祥作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正通过电话向彝族村民李秀林传授种桑养蚕技术。该村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就业指导等措施,提升各族群众“造血”能力。

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倾力帮扶下,隆林各族干部群众互敬互爱、团结协作,共同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勠力同心谋发展,过上了越来越甜蜜的幸福生活。2019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972元,同比增长9.5%。

党建引领 土货进城赶圩忙

“我们村的名字虽然不是很好听,但我们是全乡第一个脱贫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比2017年增长了6倍,排在全县第一名!”在猪场乡烂木干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长鸿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该村瓦厂屯蓝靛膏产业去年产值达110万元,实现户均增收1.7万元。

烂木干村是苗族同胞聚居地,蓝靛膏是当地群众制作蜡染的首选和增收的主要途径。“一个宽1.5米、深2米的窖子,7天左右可以产出约20公斤蓝靛膏,收入400多元,我们一家靠这个产业脱了贫。”该村脱贫户陈升奶说,以前,村民制膏要先挖土坑,再铺上塑料薄膜和上山挑水,生产效率较低。

“村民制作的蓝靛膏质量好,外地老板经常上门收购,我就想着把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展下去。”烂木干村党支部书记杨成合说,村两委组织发动致富带头人利用山间闲置地建起86个水泥蓝靛窖,并成立生产蓝靛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引导鼓励村民共同参与,破解技术难、资金少、信息缺等诸多问题,如今当地的蓝靛膏源源不断销往云南、贵州等地。

烂木干村整村于2017年底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4%,但红米、黑糯、山茶油等传统特色产业面广、点散、量小,仍然严重制约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以来,在陈长鸿的带领下,该村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村8个自然屯采取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方式组建“党群互助组”,统筹发展特色产业。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产业基地建在苗寨里,烂木干村初步形成山上“绿色银行”(杉木、梧桐、蓝靛),山中“精品菜篮”(小黄姜、魔芋、黄瓜)和山下生态粗粮(红米、黑糯、五谷)的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该村注册“隆苗香”农产品商标,打造品牌持续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党建引领航向,产业助农增收。该县大力开展“五彩先锋”引领行动,从产业分布、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等实际出发,打造“民族团结”“产业兴旺”“一江两岸”“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等5个基层党建示范带。目前,全县西贡蕉面积3.7万亩,桑叶2万亩,板栗、油茶面积均突破10万亩,特色主导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超95%。

近年来,隆林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产业带富、创业就业、结对帮扶等党员“先锋标杆”,成立“党群互助组”,充分挖掘传统产业内在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把“小、散、乱”的农村“土货”转变为“集、大、齐”的特色农产品,一批农村“土货”通过线上营销走出大山,赴全国各地“赶圩”。

移风易俗 文化引领新风尚

“我赶圩不仅为了购物,还抽空学习一些农技知识,回去后把自家的桑园、蚕宝宝管护得更好。”者浪乡么窝村村民熊衷家说,如今的圩日比以前热闹得多,活动也更丰富。

为进一步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隆林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依托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创新开展圩日送服务活动,通过科普宣传、文艺演出、技术培训、健康检查、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理念,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该县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科技、司法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作用,建立文明结对帮扶制度,让新时代新文化引领新风尚,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圩场、走进百姓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组织各乡镇、村屯干部、党员乡贤依托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文化广场等,深入开展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文化入村屯、道德讲堂等活动,倡导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汉族袍汤节”等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县各族群众大联欢的载体。该县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孝亲敬老、重诺守信、邻里互助等内容融入活动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目前,全县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引导贫困群众改变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树立自强、感恩、进取和勤劳致富的意识。

“以前寨子里面有红白喜事,要摆两三天酒席,家家都要有人去帮忙,攀比之风严重的时候,一场丧事办下来要十几万元,人情负担很重。”德峨村村民杨金辉说,现在很多村民学会放下“面子”,赶圩时坚持文明、节俭、理性消费,村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消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