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么基村干坝屯10年蝶变看隆林基础设施大变化 (1/0)

2020年08月20日 07:3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凌 聪 林 斌 编辑:潘晓明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踏平坎坷成坦途

——从么基村干坝屯10年蝶变看隆林基础设施大变化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凌 聪  通讯员 林 斌 文/图

2010年3月30日,么基村干坝屯群众赶马驮水上山回家。

如今,么基村群众开着小汽车直抵家门口。

2010年春季,桂西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地处石漠化片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如今的德峨镇)么基村干坝屯的水井已经断水4个月,仅有的两个地头水柜也干涸见底,屯里20多户村民吃水成了难题。

“记得!记得!那个时候天一旱我们吃水就很困难。”今年8月18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委宣传部通讯员拿出10年前拍摄的一组照片时,现年51岁的干坝屯村民杨恩济激动地说。

照片上,该县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送水车下乡,群众拿着一个个胶壶在么基村小学排队接水,杨恩济用两个壶接了50公斤水放到马的背篓上。当时,他和村民赶着马走在坎坷的小道上,不到两公里的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居住的茅草房。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句顺口溜是10年前干坝屯的真实写照。村民靠在石缝中种植玉米维生,只能靠天吃饭勉强糊口。由于路不通,当地群众出行要沿着陡峭的山坡,踏出一条小道才能走出大山,沿途荆棘丛生,狭窄处仅够一人通行。

一转眼10年过去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探访干坝屯,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往干坝屯的山上,昔日的羊肠小道依稀可见,但多了一条通屯水泥路,村民的小汽车、摩托车在路上飞驰而过,一辆载着鱼、肉、蔬菜的小货车开进村屯沿途叫卖,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桑叶随风摇曳。

“我已经建了新房,自来水也通到家里,现在和妻子在外务工,一个月能挣9000元。”杨恩济说,他去年成功脱贫摘帽,正在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买了摩托车,赶圩、去县城都很方便。他感慨道,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么基村有609户2899人,主要生活着苗、彝、仡佬3个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26个屯全部修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茅草房早已不见踪影。目前,该村主要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辐射带动5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驻村第一书记杨再弘说:“群众干劲十足,精神面貌越来越好,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和外出务工,剩余的85户贫困户389人如期脱贫没问题。”

么基村的变化,是隆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全县共建设屯级道路1188条1962.9公里,受益总人口28.64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7179户;新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202处、家庭水柜2916座,解决23.8万名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电网改造项目1313项,受益总人口42万人;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115处,覆盖115个村,其中贫困村74个;实施179个村网络通信工程,建设基站387个以及通网络宽带项目752个,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组组数据真实反映了当地壮、苗、彝、仡佬、汉5个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当地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1 / 0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