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红豆 > 2023年春节述评专题 > 滚动大图 > 正文

【地评线】桂声网评:保供稳价护民生,安心喜乐过大年

2023年01月16日 15:18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丁恒情 编辑:班婧婧

供应丰、价格稳,既事关民生福祉,也事关经济大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春节文旅活动和惠民政策,全方位满足市民及游客的文旅需求,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心喜乐过大年。

瑞虎辞旧岁,玉兔踏歌来。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人们的期盼。为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中央早已作出明确部署。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从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到丰富“米袋子”“菜篮子”,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保供稳价措施有力有效,让兔年春节更安心、更舒心、更暖心,为亿万人民带来浓浓的年味与满满的幸福。

聚焦“重点”,夯实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基础。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宏观经济大盘。春节期间,是用电用煤用气的高峰期,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确保能源安全保供,至关重要。要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更好满足群众所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价是百价之基,产量丰、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九连丰”,这为做好春节期间的稳价保供提供了充裕的基础。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打通“堵点”,畅通商贸物流“最后一公里”。春运开启,一个流动的中国,开始了新的出发。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密集,货运物流活动频繁,确保“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物资配送及时到位,成为保障物价平稳和市场有序的关键一环。国家邮政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做好当前及春节期间的邮政快递服务畅通工作;四川南充整合农村电商、快递资源,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上海对快递员予以补贴支持,对春节期间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给予每人每天150元补贴……各地区各部门补断点、通堵点,进一步畅通生产、销售、运输的“绿色通道”,让流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畅通起来。打通“堵点”,做好运力优化配置,以充足的物资供应惠及百姓,确保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折射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

解决“难点”,守稳护牢百姓“菜篮子”。从需求侧看,每逢过年,群众“菜篮子”需求种类多、数量大、品质高。尤其2023年春节来得较早,优化调整防控政策后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消费将更加集中,这对保供稳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有的地方启动气象物流服务机制,确保外运品类保证供应;有的地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市民吃得安心;有的地方鼓励服务网点延长营业时间,春节营业不打烊……各地科学分析保供形势,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确保群众在新年佳节吃上“平价菜”“放心肉”“新鲜果”。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做好市场调配,加强南菜北运、西果东输,合理进行储备调节,确保群众“买的到”“买得便”,“舌尖上的幸福”就有了保障,让欢乐祥和的春节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旺的消费时段。多措并举保供稳价,关系千家万户福祉,关系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供应量足类丰、质优价稳,就能让年味更足更美,确保人民群众安心喜乐过大年。(丁恒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