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州日报关注丨奏响向海图强最强音——写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之际

新闻眼8月28日,钦州日报刊发文章《奏响向海图强最强音——写在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之际》,全文如下:

今年3月18日提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5月23日进入全线动工新阶段;目前18个施工单位和15家监理、监测、检测等单位均已进场开展工作,现场建设者达9100多名,大型机械设备2900台(套);累计完成形象投资146.83亿元,其中今年完成110.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1.49%……

平陆运河集团、运河参建单位、沿线政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全力以赴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克难攻坚推出多项先进技术服务运河建设,万众一心“开辟”通江达海最经济最便捷出海通道。

平陆运河航道15标犁头咀。钦州日报记者 赵冠雄 摄

全力以赴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起点为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4.2公里,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有效解决西江航运畅行问题,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将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现状,并使首府南宁市成为滨海城市,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格局,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建设平陆运河,是广西各族人民的百年梦想,事关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通江达海、向海图强。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先导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一年来,平陆运河项目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总体建设方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力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

全力打造优质工程。平陆运河集团通过组建一流团队、实行一流管理、选定一流方案,为运河建设提供高标准设计。聚焦大型省水船闸、高效输水系统、盐水上溯、复杂水沙环境、生态环境敏感、大体积耐久性混凝土等关键难题,该集团聘请多个院士团队、39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70项课题及专题研究,攻关系列技术难题,为运河建设提供高科技支撑。

全力打造绿色工程。运河建设坚持集约利用资源,三大枢纽船闸按省水船闸设计;将开挖的3.39亿立方米土石方消纳利用;建造动物专用通道桥梁、兼用通道桥梁各1座,设置鱼道、鱼类增殖站、36个生态涵养区,建设生态护岸、柔性护坡和生物多样性观测站。

全力打造廉洁工程。创新实施“一四六”方法,自治区纪委监委驻点监督工作组驻扎项目建设一线监督,准确把握现场实情。平陆运河集团建立“四同步”工作方法,驻点监督小组、运河集团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六方联动”,推动监督向多元协同共治转变,不断推动全过程监督走深走实。

克难攻坚推出多项先进技术服务运河建设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项目建设没有范本参照、关注度高、建设难度大,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从未遇见的难题。”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项目一期工程需完成2603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和50.1万平方米边坡防护,面对迫在眉睫的工期、巨大的土石方开挖量、超高边坡护岸、混凝土耐久性等问题,采用传统工艺施工时间长、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平陆运河打造优质工程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从未遇见的难题,平陆运河建设团队多次牵头与参建单位召开工艺研讨会,并深入施工一线实地调研勘查,对全线岩性、岩类进行分析研究,数次邀请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和施工组织优化。

经过大量的调研及反复试验研究,马道枢纽打破常规施工工序,最高边坡Ⅱ号坡高程+135m平台设计有多根抗滑桩,在顶部设置预应力锚索,一桩一锚布置解决了高大边坡运维的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下,按照“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要求,已经形成一套施工速度快、整体质量优、成型效果好的边坡防护成功经验做法,大大提高了边坡防护施工质量和效率。

青年枢纽创新研发出“智慧土石方工程管理平台”,建立车辆GPS监控模块,实现了车辆信息统计、车速监控、车辆轨迹,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运输车辆安全管控,最终创造单日土石方开挖25万立方米、运输超13000车次的成绩。

马道、企石、青年三大枢纽作为平陆运河项目的关键性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平陆战队成员群策群力,联合设计、施工单位组织多次专题研讨,制定了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温控方案,通过粉料罐外贴反光材料及喷淋措施降温,设置骨料风冷机组、冷水机及制冰机组,同时加强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进行材料储存、拌和、运输全过程温度控制,从而实现混凝土浇筑温度不高于22℃,以此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控难题,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目前,平陆运河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5097.7万立方米,其中今年完成3319.7万立方米。青年枢纽今年5月29日完成第一仓混凝土施工,马道枢纽7月30日完成首仓混凝土浇筑,企石枢纽8月17日泄水闸首仓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

万众一心“开辟”通江达海便捷出海通道

建设平陆运河,对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8月中旬,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访南宁市、钦州市,实地了解沿线政府齐心协力,共同“开辟”广西通江达海便捷通道所做出的努力。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建成后将为南宁“送来一片海”,给南宁市带来了历史机遇。

为加快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南宁市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和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工作。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梳理并印发了南宁市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建设2023年度工作计划,推进过程中及时了解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目前南宁段进展取得积极成效,施工单位项目部已揭牌入驻,全线开工进展良好。

平陆运河钦州段114.5公里,马道、企石、青年三大枢纽均位于钦州,运河约85%里程、90%用地、95%土石方开挖、85%搬迁在钦州境内。

钦州市坚持把平陆运河作为头等项目、头等大事、头号工程,创新机制,倒排工期,狠抓落实,举全市之力把“资源集约利用、生态保护、妥善安置群众”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钦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运河办常务副主任邹满丽介绍:“为做好项目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各县区成立项目前线指挥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全力以赴攻坚征地搬迁。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梳理项目建设需办理的各项手续,提前告知建设单位并依法依规加快办理,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为最大限度用好平陆运河工程综合效益,钦州市系统化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根据平陆运河经济带各项规划成果,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首批策划285个项目,总投资近3000亿元,同时坚持以点带面,重点实施推进智慧船舶产业园、平陆运河博物馆、龙门港生态旅游岛项目、龙湾生态智慧科创城、平陆灌区等10个先导项目,目前先导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明年将陆续进入建设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