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发布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成果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18日讯(记者王仕洋 实习生 李佳荣)9月18日,以“金融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论坛设置了成果发布环节,向与会嘉宾展示分享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成果,记录广西金融稳步前行的足迹。

成果发布主要从金融开放门户综合评价指数、广西金融发展指数、金融生态指数、金融舆情指数四大指数刻画了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成效。

金融开放门户综合评价指数方面,总体上看,广西金融业呈较快发展态势。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持续增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接近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达15.4%。广西围绕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推进210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实施,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围绕金融中后台、跨境服务等方面打造出30余个金融示范项目。中国—东盟金融城已成规模,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各金融机构给予广西深度支持,与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0余份,达成500余项合作事项,总体执行率达98%。

金融发展指数方面,从银行业来看,2023年6月末,广西本外币贷款增速12.45%,排全国第6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1.77%,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连续40个月保持30%以上增长。从保险业来看,2023上半年,提供保险保障金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4%,农业保险保障规模排位提升到全国第7,险资余额增速最高排全国第4。从证券业来看,与2018年相比,2022年广西直接融资总额、债券余额、私募基金规模分别增长80%、64%、173%,直接融资比重最高达到28%。

金融生态指数方面,2023年6月末,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广西银行业整体拨备覆盖率远高于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率1.46%,低于全国0.22个百分点。广西信用债券违约率、违约发行人个数、违约债券只数、违约债券额均为全国最少的省(区市)之一。积极推动法人机构改革,广西成为全国第五个获批农信社改革方案的省区。

金融舆情指数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增长16.7%。中国和东盟经济总量之和已超过全球20%,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30%。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窗口。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当前,广西正全力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成果发布从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金融科技、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四个方面分别展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具体成效。

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方面。广西目前通道整体运行情况良好,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为135.2点,较2021年增长10.3%。2022年,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总指数点位达153.54点,同比增长14.98%,融资、保险、结算等方面实现较大提升。从具体指标数据来看,2023年6月末,广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贷款余额1.82万亿元。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余额达7495.8亿元。为新通道重大项目建设累计融资1419.2亿元。作为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一次性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73亿元,成功打通项目资金堵点。

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方面。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政策引领下,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已达1.93万亿元,在中国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中排名第一,2023年上半年增速达97%。广西成功落地全国首例以人民币结算的民营企业铁矿石交易,开展全国首笔海运互市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搭建全国首个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先行先试开展一系列跨境金融创新试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金额突破250亿元,并获复制推广。推出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促进中柬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落地16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打通外商投资广西新渠道。在中西部率先开展跨境区块链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试点业务。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见成效。

金融科技方面。目前,广西已建成12条跨境国际陆路通信光缆、3条围绕东盟国家建设的国际通信海缆,经贸服务、信息共享、人文交流、技术合作等平台的项目建设态势良好。搭建“桂惠通”平台,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27万户,帮助企业发布需求金额超1.7万亿元,获得授信金额约1.4万亿元,获得贷款金额超8000亿元。搭建金融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高效线上非现场监管,已使用200多个特征指标完成了8个风险指标模型,实现对近60万家涉及金融的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在全国率先建设大数据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应用的“桂信融”平台。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全国首个征信全覆盖试点建设项目。目前,已依法归集315亿条征信数据,联通8个核心数据接口,实现全区所有商事主体信息全覆盖。打造数字普惠金融项目“桂惠农”平台。升级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覆盖900万户农户家庭、7500个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还搭建有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信易贷”平台、服务港口航运发展的“港航融”平台。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实现融资服务的便利化、批量化和多元化。

金融改革创新项目方面。银行中后台服务机构。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依托广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小语种人才优势等,已发展成为中银香港区域化管理的核心。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为集团经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自贸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南宁)、光大银行东盟区域业务协同办公室成为总行跨境业务面向东盟延展的重要窗口。保险创新合作项目。中国—东盟跨境再保险共同体由人保集团发起,与东盟16家头部保险、再保险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成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海外业务主渠道之一。中国太平—东盟保险共同体为东盟国家中资企业和华人侨胞提供综合跨境金融服务。中国人寿跨境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联合集团成员开展“保险+银行”模式的金融综合服务。阳光保险中后台基地服务华南区域。南宁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成为全国首个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多边资本合作平台。成功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国内6大交易所合作,设立专业化、在地化、国际化服务基地。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广西通过开展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牵手东盟系列活动、中国—东盟金融交流会、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中国—东盟统计学院等项目,持续打造与东盟跨境金融交流合作品牌,为中国—东盟金融交流合作贡献广西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