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高质量发展绘锦绣 > 外眼看桂 > 正文 |
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丨感受桂林这些“小”产业里的“大”文章 |
2023年10月30日 13:01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柳思羽 |
|
新闻眼10月2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联合主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活动启动。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8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记者编辑、网络达人走进广西,深入千年荷城贵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开展为期7天的行进式、体验式采访报道,以外媒视角展示新时代壮美广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在桂林,很多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10月29日上午,“2023境外媒体看广西”采访团的外媒记者们入乡随俗,用嗦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开启了当天的行程。
外媒记者对桂林米粉的味道赞不绝口。 吃过香喷喷的桂林米粉,外媒记者对这碗小小的米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桂林米粉是怎么制作的?店里售卖的袋装桂林米粉价格怎么样?……“现在桂林米粉有了预包装米粉成熟的生产技术,外地人即使不来桂林,也能吃上正宗的桂林米粉,一包袋装桂林米粉能卖到十几块钱。”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米粉第三代传承人梁玉珍告诉外媒记者。
外媒记者在了解制作桂林米粉卤水的原料。 从传统的街边小吃到包装销往全国各地,广西的小米粉做出了大产业的规模。近年来,桂林市出台各种米粉地方标准,推动米粉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桂林市生产、销售米粉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1万余家,全行业年总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 除了桂林米粉,外媒记者当天还感受到了桂林另外一个“小”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中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桂林是国内最大的干桂花产品传统集散地,人工种植桂花面积达21万亩,位居中国第一。在桂林市桂花公社景区,采访团先后参观了桂花文化体验馆和桂林城市礼品展销中心,了解了这小小的桂花是怎么样做成大产业的。
外媒记者十分关注各种类型的桂花产品。
外媒记者体验制作桂花糕。 桂花公社中有4条“神奇”的生产线,小小的桂花从进去再出来时便“变”成各种桂花产品,桂花糕、桂花茶、桂花精油等产品得到了外媒记者的关注,来自菲律宾的两位女记者对桂花精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味道很好闻,很适合女士使用”。据了解,桂林市鲜桂花年采集量达10000吨,作为桂花初级产品、桂花香精香料和桂花食品的主要集散地,年综合产值达30亿元人民币。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