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专题>媒体行>新兴河池 绿动文旅——全国主流新媒体看河池>活动速递> 正文

党建引领 红色指路|大化丹桂村展现新时代风貌

2023年11月23日 23:48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周隆富编辑:李香莹

11月23日,采访团走进丹桂村,感受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村庄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摄制:何淞荧

广西新闻网大化11月23日讯(记者 周隆富)“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这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丹桂村村民们的座右铭。11月23日,“新兴河池 绿动文旅——全国主流新媒体看河池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丹桂村,感受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村庄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

丹桂村俨如世外桃源。大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丹桂村依托党建引领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饮水安全提升、道路提升、基础照明、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等工程,村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勤劳的丹桂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汽车行驶在平坦的山间公路上,刚翻过村前的小山坳,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小楼房和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便映入眼帘。进入丹桂村,崭新的柏油路环绕整个小山村,村民的房子座落有致,村中的池塘上建起了数座凉亭,豆角园里一排排豆苗整整齐齐地布满了架子,勤劳的村民在忙着手里的农活或家务,美好的景象与美丽的风景让这里俨如一个世外桃源。

采访团在丹桂村深入了解建设情况。记者 周隆富 摄

丹桂村红色文化浓厚,是开国少将覃国翰将军的故乡。村里建有将军故居及广场、初心路、革命烈士纪念碑、巴崩洞等红色资源,是河池市的红军村。

75岁的村民覃爱明家里曾出了两名烈士。20多年前,覃爱明的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家。虽然艰难,但她从未向政府伸过手,靠着坚强的毅力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日子过得甚是拮据。

丹桂村新貌。记者 周隆富 摄

当地政府了解覃爱明一家的困难后,将他们一家列为五保户进行帮扶。2021年开始,村里获得了各项帮扶资金3835.7万元,实施乡村建设21个项目。村里要选址修建村史馆,覃爱明较为传统的房子较为合适,得知这一消息后,她便主动提出将房子献给村里。考虑到覃爱明尚未建起新房,村委对她进行了10万元的补助,并协助覃家建好了新楼房。

“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记者采访时,覃爱明很朴实地说了这一句话,她表示好日子是要干出来的。如今,覃爱明将两亩被连片整治的土地流转给了农业公司经营,每年不但拿到租金,她还能到蔬菜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再加上家里养的猪和鸡,家里富了起来。

勤劳的覃爱明过上了小康生活。记者 周隆富 摄

丹桂村党总支部共有50名党员。依托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党建引领和党员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村民们积极加入了建设丹桂的队伍。建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办民宿,丹桂村的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丹桂村的村情、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蔬菜、蜜蜂养殖、土鸡养殖、光伏、红色旅游等产业更是趋于成熟。

今年截至9月底,丹桂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497元,同期相比增速达10.22%,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19万元。红军村“产业壮美、生态秀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生活富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变成现实。

丹桂村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记者 周隆富 摄

丹桂村党总支部也因此连续6年保持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称号。该村也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自治区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丹桂村还先后被评为河池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河池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集体、河池市乡风文明示范村、河池市清廉乡村示范村。

丹桂村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记者 周隆富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