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地评线】桂声网评:浓郁年味折射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之美

春节,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纽带。大江南北,处处张灯结彩,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烘托出年节氛围;线上线下,特色年货琳琅满目、供销两旺……神州大地喜气洋洋,历久弥香的文化韵味穿越时空,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在热腾腾的烟火气、与时俱进的新年味里,不断涌现着新消费,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这是活力中国年。春节期间,人们外出聚餐、购物、旅行意愿大幅提升,假日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从龙头造型的行运金龙包、用粉色小龙点缀的豆茸酸奶糕等饱含吉祥好意头、有滋味更有内涵的年夜饭,到跻身文创界“顶流”的“龙墩墩”系列产品、中国邮政以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图案为主题的文创冰箱贴、华为的龙年典藏版耳机……基于生肖的文创和品牌营销与现代国潮消费趋势相结合,通过创新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元素,中国生肖经济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无论是以承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契机,推动冰雪产业与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冰雪经济提质提效的内蒙古,还是彩灯高挂、福字盈门,民族风情与春节装饰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往的新疆喀什古城……年味浓厚,市场红火,为开年经济铺就深厚的文化底蕴,汇聚成一幕幕充满活力的幸福图景。

这是人文中国年。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顺应人们需求推出新春年味市集等一系列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江南年俗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陕西延安,南泥湾红色小镇等红色文化主题街区游客接待量屡创新高,《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等红色演艺项目一票难求……当文化浸润经济,让传统年俗更有寄托。从辽宁辽阳非遗民俗游园大庙会上的打铁花到四川成都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上的传统花灯;从江西南昌第二十届绳金塔庙会到2024天津市第二届西岸非遗·老字号年货节上近百家中华老字号品牌、津门老字号品牌、非遗项目……代代传承的老习俗里藏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印记”,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产业赓续文脉,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以经济“活化”文化,新年俗不断酝酿,春节经济也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是自信中国年。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开门红”赢得“满堂彩”,春节正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春节文化不仅属于中国,更走向了世界,进一步增强了中华儿女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自信和自豪。不论是以“足球运动”和“民族文化”为鲜明特色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还是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新纪录、创下中国影史春节档总观影人次新高和总场次新高的2024年春节档票房,或是深度挖掘本地文化遗产资源和传统民俗,让人们享受千年古城烟火气息的福建泉州……文化消费在春节期间创造经济收益,也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通过春节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让人文之美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不仅是抚慰乡愁,更是在汲取力量,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春中国经济这扇窗,见证着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的开年图景,也激励着14亿多中华儿女心怀对中华文明的骄傲,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打起龙马精神,拼出龙腾虎跃的一年!(黄宗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