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赞文章
手机阅读分享文章

养孩防老/居家养老/地产养老......广西人这样养老!

是养儿防老?还是到养老院养老?这可能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今,广西乃至全国已经开始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养老话题层出不穷。今后的老年人用什么方式养老,广西的养老服务行业如何发展,值得期待。

大数据看养老——人口老龄化

1
全国——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约7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2
广西——截至2013年末,广西常住人口471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9.66%,比2000年提高2.35个百分点,超过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2.66个百分点。
3
广西传统家庭养老占比大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西65岁以上人口中,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到55.4%。在乡村地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口比重更是达到60.5%

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外,广西目前在探索的新型养老模式有哪些?

广西新型养老模式

1、居家养老——养老不离家,老人齐点赞
现状:2011年广西全区已建成了404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每年仍在陆续增加及改善。
例如:2014年开设的南宁市西乡塘区鲁班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为了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服务中心提供了爱心厨房服务、免费棋牌、家政服务、健康理疗服务、剪发上门、送饭送到家,以及日间照料等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
优点——离家近、不用去养老院、消费不高。
缺点——
1、居家养老服务站需要协调工商、物价、食药监等相关部门,门槛较大。
2、 居家养老服务在餐饮、家政、医疗方面的服务收费,而平时组织的象棋、歌唱比赛是免费的,很多居民没有改变观念,觉得还是独自在家里好。
现状:12349服务平台目前覆盖南宁、柳州、桂林、百色市(截至2015年8月)
自2010年起,由广西老年基金会发起筹备、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广西一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在南宁、桂林、柳州、百色搭建起12349养老服务热线。由于这条热线承担了养老服务的各项功能,所以很多人称之为“虚拟养老院”。
这个服务热线俨然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我区生活的老年人只要拨打12349服务热线或登录 www.12349.cc,就可享受一对一的上门服务,其中包括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咨询等10大类百余项服务,既降低了养老成本、减轻子女负担,又符合国人更愿意在家养老的特点。
优点——可远程诊疗,外出佩戴蓝手环。民政厅还建立起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并免费为老年人配置老年人卫星定位手机、爱心手环、一键通等设备,提供紧急救助、便民服务、主动关怀、百事咨询、视频聊天等服务。
缺点——社会认知度不高、老年人入网率低,也不善于打电话求助。
现状:至2014年广西全区有9171个“五保村”,共投入建设资金7.86亿元
“五保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庄,而是一个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院落。就是在五保老人较多的村、屯建起“五保村”,对五保老人实行就近集中安置。
优点——
1、摒弃一般敬老院的“大锅饭”,采用“一户一房一厨”的家庭生活方式。
2、 基本费用,不用老人自己掏,每个月民政部门都会给“五保村”里的村民送来大米、食用油,以及一些基本的保障费用,在大部分的“五保村”,政府都为村民购买了“新农合”,不足部分还发放二次救助金。
缺点——
1、一些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五保村是非盈利机构,没有护工专门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2、资金紧缺。
现状:目前在建,预计2016年6月底完工交付使用
例如:2013年12月,一个以“颐养产业模式”为主题的项目太和·自在城在南宁市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出现,这个“颐养产业模式”,正是集养老、养生、养心为一体的综合颐养方式。该项目采取了全国首创的“9+1”模式即农、林、养、医、教、健、慰、研、游以及金融相结合,在这个“9+1”模式里的“养”就是养老项目,例如会配套医护这一块,还有养生会所、颐养公寓、生态食堂,满足养老需求。
优点——医疗机构进驻,可刷医保卡。
缺点——定位高端,可接受人群少。
虽然养老方式那么多,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养老,为何成了社会之难和个人之忧?

机构服务跟不上————————
1
公立养老机构存有“入住难”“一床难求”
在目前的养老机构当中,福利院是收费比较低廉的公立养老机构,深受老人以及家属的青睐,因此也常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然而,由于设施陈旧等原因,目前公立养老机构也面临发展瓶颈。
根据南宁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112.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38%。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1210个,其中,民办养老院47个。全市公办和民办各类养老机构仅有床位19855张。一方面是养老需求的水平日益提升,另一方面是现状的养老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
设施差、人员缺、技术弱,是众多民办养老机构的比较典型的困难。
经济来源紧张————————

围绕养老话题,当代生活报在2015年7月底展开调查。 调查数据表明,受访者的月工资多在2500-6000元的幅度,其中每个月专门支出给老人作为赡养用途的,有23位选择了300-500元左右;另外有7位则支出1000-2000元。凌先生目前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他表示,35岁年龄段正在创业,孩子才2岁,实在也拿不出太多钱来赡养老人,因此他每个月大约会拿出300元留给老人,除非老人有需求才会额外支出。

情感缺失,亲情陪伴缺乏——————
1
独生子女家庭基本开启“4+2+1”模式

独生子女结合的家庭,两个年轻人照顾4个老人,1个孩子,上有老下有小,万一哪个老人生病住院,两人根本忙不来。
而很多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特别是在广西农村,空巢老人常见,许多老人常年得不到外地务工子女的关爱,缺乏亲情陪伴,情感缺失。

年轻人为父母养老面临哪些现实困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最普遍的困难是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陪伴父母(66.4%),接下来是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压力大(46.7%)和老年人因为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原因不愿随迁移(41.9%)。

措施

1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大养老服务体系投入力度。各地要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同时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
2
1、提高低保补助 按“星”选择养老院 (详细)
1、创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重点打造“一核四区”的发展格局 (详细)

南宁——打造“南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详细)
贺州——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颐养胜地(详细)
桂林——争取国家民政部、国家老龄委120万元的建设扶持资金,并每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养老服务12349信息平台发展(详细)
钦州——创建北部湾国际滨海健康产业示范区(详细)
北海——推行公建民营等养老服务模式(详细)

养老方式的不断良性发展需要社会与个人为之努力。广西解决养老之困,不管是解决资金问题还是统筹规划,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养老业行业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幸福晚年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敬请期待。
养老方式多样化,你还会选择养孩防老吗?
26.32%
73.68%
已有5人参与 已有14人参与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