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厅局在线频道>市县速递> 正文

广西龙胜:民族团结进步花在“山水间”绽放

2022年08月03日 15:12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沈丽丽 韦吉阳编辑:杨思悦

广西新闻网桂林8月3日讯(通讯员 沈丽丽 韦吉阳)“我是瑶族,喜欢吃酿豆腐,会做酿豆腐。苗族婆婆是苗族,喜欢打油茶。刚来的时候,我喝不惯,现在吃饭前不喝一碗油茶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龙甸村里排组,有一户特殊的家庭:侯光祖全家10口人,四代同堂,聚齐了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这个多民族家庭其乐融融,相亲相爱,曾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成为龙胜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缩影。一到饭点,这个家庭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群菜荟萃”的景象。侯光祖笑着说:“我们家的饭菜叫做民族大团结。”

龙胜位于广西东北部,总人口17万,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5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1%。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以创新“民族+”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文化、经济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探索出一条具有龙胜特色的创新创建之路。龙胜已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3个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龙胜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苗瑶侗壮汉,团结一家亲”的民族大融合文化。龙胜各族自治县宣传部部长王昊介绍,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龙脊镇大寨村会举办传统晒衣节。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箱底的花衣、饰衣、花裙拿出来晒,各家的晒排上、走廊上一串串红红绿绿的衣裳鲜艳夺目,“晒衣节”也因此而得名。龙脊镇大寨村晒衣节“红衣晒红半边天”的独特风景,每年吸引上万游客参观体验,为村民创造收益100多万元。

“天下第一长发村”黄洛瑶寨的长发表演,成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并由长发表演衍生了服饰租售、“潘红妹牌”米汤长发洗护产品出售等创收新形式。

此外,正月鼓楼节、二月祭萨节、三月长发节、四月开耕节、五月梳秧节、六月晒衣节……形成了“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的“民族百节之县”,民族节日游、民俗风情游成为龙胜旅游吸引广大中外游客的一大亮点。可以说,龙胜现已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品宜乐的民俗旅游胜地。

民族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我种了80亩的罗汉果,按今年保护性收购价来算的话,罗汉果收入预计有40多万元。”瓢里镇六漫村村民谭建学说。

2021年以来,龙胜坚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以打造“中国特优罗汉果核心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罗汉果深加工,推动罗汉果全产业链发展。

村民正在给罗汉果花进行人工授粉。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靠山吃山,药浴成龙胜又一特色民族产业。在龙胜的深山里,瑶族的一个分支——盘瑶,生活在海拔600到1100米之间,常年雾气缭绕,空气湿润。当地人用药浴的方式抵御寒湿药浴。

为了发扬这一传统养身保健方式,2020年下半年,盘瑶生活最集中的江底乡乡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客商,依托温泉旅游资源,开设了一个瑶浴酒店,发动周边的瑶民上山采集瑶浴使用的药材,供酒店配置使用。

“客商不仅看中这里的自然资源,还看中了这里瑶民的自立与勤奋,由当地的瑶民采摘药材就地使用,能很好地保持药材的药性,这也给周围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是乡村招商引资的一个举措,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布局。”江底乡党委书记蒙积君介绍。

龙脊梯田也是龙胜一张亮丽名片,龙胜县党委政府把名片擦亮做成梯田产业。龙脊梯田连片一万多亩,层级最多达一千一百多级,分层的线条如工笔画家的勾勒,精细之美让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梯田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龙脊镇开创了“一田生五金”的发展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日子也红火起来。“以前我们这里是大山沟,别人进不来,我们出不去。如今,我们世世代代种着的梯田成了金饭碗,每年来我们龙脊看梯田的游客上百万,我们的村民种罗汉果、百香果不愁销路,民宿也一家接着一家开,大家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龙脊镇平安村的侯琼枝说。

梯田产业。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民族治理模式“共建共享”

在龙脊镇金竹壮寨,随时可见无人值守售卖的特产整齐摆在各家货架上,特产明码标价,游人自行扫码付款后就可以带走,民宿也不锁门,可以自由参观,淳朴民风成为美丽金竹最动人的风景。

航拍的金竹壮寨。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龙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伟江乡甘甲花瑶寨积极探索推行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行为规范于一体的新时代乡村文明实践综合管理平台,激发群众的新动力和农村发展的新活力,?出一条以文明实践“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工作的新路子。

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书记雷陈表示,以治理创新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有效的治理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法宝”。通过用好村规民约、建好服务队伍、用好积分制度等方式促进村民自治;通过实行“网格管理”治理模式、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推行“以奖代拨”奖励机制等方式促进民族法治;通过注重价值引领、丰富文化载体、树立典型标杆等方式促进基层德治,通过打好“三治融合”组合拳促进民族治理模式“共建共享”。2021年12月7日,全区民族地区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龙胜召开,龙胜群众安全感和执法工作满意度处于全区前列。

作为少数民族山区县,多年来,龙胜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管齐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累累硕果。龙胜的民族团结进步花在梯田、山水间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