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丝路远航》唱响“一带一路”新征程

李君

《丝路远航》演出现场。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广西艺术学院推出原创大型交响合唱《丝路远航》。自去年6月、11月两次(三场)唱响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以来,其主题曲——领唱、混声合唱《丝路远航》作为单曲登上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开幕式交响音乐会、“礼赞二十大,唱响新时代”2022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演出等大型演出舞台,同时,也作为广西艺术学院&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交流音乐会的表演曲目,受到专家学者及听众的好评。

《丝路远航》演出现场。

大型交响合唱《丝路远航》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2022-2024年)首批扶持项目。歌曲《丝路远航》由著名词作家梁绍武作词,歌词以海丝首港”——合浦为着眼点,从“你来到南珠的故乡,你阅读了千年的沧桑……你走近红树林的身旁,你指挥着新时代的交响……”写到“……看新时代的丝路远航,在你的目光中如此雄壮……在你设计的海上丝路上,乘风破浪,一路远航!”可谓满含着深情,充满了咏叹。梁绍武教授说:“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跨越千年,直到今天重新启航,又在新时代向着中华复兴的目标一路远航——这个主旋律的歌词奠定了它的深度和厚度,可为作曲家写出气势磅礴、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旋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曲家戴伟对这样的大题材、主旋律有着稳健地把握,在交响合唱《丝路远航》的设计中,包括序与尾声,众作曲家共完成14首歌曲,戴伟集中精力创作其中的尾声即主题曲《丝路远航》。他在创作中运用了独特的调式处理方法,将中古调式与传统大小调式进行混合交替,这种主音相同、调式不同的呈现方式,拓展了调式调性的对比,从而使作品整体的和声色彩更加丰富。戴伟教授说:“这种调式交替创作手法带来的音响性,使其旋律富有特色,更能展现出丝路航行的艰难以及航海人的决心。”

主创团队采风合影。

在交响合唱一浪高过一浪的演绎中,听众已感觉激情振奋,想不到进入尾声,还有一个“惊喜”——主题曲《丝路远航》由广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仵威与女高音歌唱家资静领唱,无论是抒情段的“啊,这一条铺满希望和梦想的万里征途,集结了驶向春天的中国船队……”还是激越段的“强盛中国的豪迈船队,满载着中华复兴的向往……”两位歌唱家都驾驭得当、转换自如,发挥了男高音、女高音的演唱优势,余音绕梁!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交响乐团200多位“船员”在“船长”蔡央教授的指挥调度下,时而大气磅礴,如北部湾的涨潮,时而风平浪静、风和日丽,如春风吹过红树林,旋律起伏中,仿佛看到从始发港出发的船队不怕惊涛骇浪,一路远航,尤其是交响乐队与特色乐器模拟的海浪声,伴着合唱团四个声部此起彼伏的“起航、起航,远航、远航……”让人有如穿越到大汉王朝船队出海的情景,“在你设计的海上丝路上,乘风破浪,一路远航!”又把人拉回到“一带一路”新时代气势如虹的交响。领唱者仵威与资静表示,“这首经过词曲作家精心创作的主题曲,深情大气,演唱起来非常过瘾!在庞大的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烘托下,我们感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数次演出中,观众现场感受到广西本土高水平的交响合唱,更进一步增强了对广西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对广西优秀民族文化的信心,感悟到广西音乐家们在新时代新起点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用自己的作品歌颂“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歌颂丝路情怀。(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