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通讯员之家 > 行业资讯 > 正文 |
七旬老者遇胆管危情 医生妙手解九曲困局 |
2025年04月28日 11:52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潘晓明 |
|
图为黄华丽博士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高难度的ERCP手术。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欧阳懿敬 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28日讯(通讯员 张超群 欧阳懿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神奇的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只需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送到十二指肠,找到胆管和胰管的开口,就能把结石取出来、疏通堵塞。相比传统手术,它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但特别考验医生的技术和经验。 两个月来,74岁的李先生腹部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攥住,钝痛不分昼夜,每呼吸一下都伴随钻心的绞痛。寒战、高热轮番上阵,皮肤和眼白也渐渐发黄,辗转多家医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 近日,李先生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胆总管里挤满大小不一的结石,最大的直径达1.0cm,胆管被撑得异常扩张。十二指肠降部密密麻麻长了多个憩室,原本就难找的十二指肠乳头,竟藏在这些憩室的夹缝里。 面对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的风险,以及复杂解剖结构带来的挑战,消化内科二区主任黄华丽博士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就是我们的使命,再难也要试试!”这位有着10余年ERCP实战经验的女博士,在充分评估后,决定挑战这台高难度手术。 术前,黄华丽博士团队反复研究影像资料,针对十二指肠乳头的“藏身之处” 和憩室干扰,制定了精确到每个操作步骤的方案,还模拟了术中可能出现的胆管穿孔、出血等风险,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手术台上,黄华丽全神贯注,手中的内镜在十二指肠狭窄的空间里小心游走。因憩室干扰,常规插管角度完全失效,她只能不断调整镜身,在方寸之间寻找突破口。终于,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定位到隐匿的十二指肠乳头。随后,取石球囊化身“捕手”,精准深入胆管,将结石逐一捕获。近2小时的紧张操作,随着最后一块结石取出,手术室里压抑的气氛瞬间消散。 术后,李老先生腹痛、发热症状迅速缓解,黄疸也一天天消退。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