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玉林论坛 → 将军寨——历史与自然的完美交融
本版版主:八叔 | 心静自然凉 | 偶是路人
社区广播站:
  推荐:玉林频道  
慕鱼居士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298665 黄豆:11
经验:39718
主帖:1278回帖:25131
注册时间:2003-11-26
来自:广西大北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08:57 第21楼  
与档主同一天去
慕鱼居士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298665 黄豆:11
经验:39718
主帖:1278回帖:25131
注册时间:2003-11-26
来自:广西大北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09:05 第22楼  
现在通天腊烛后边的山体已被炸了,可惜了。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76753 黄豆:46
经验:39797
主帖:275回帖:37851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09:23 第23楼  
要去及及!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0:13 第24楼  
引用:
作者: 慕鱼居士
http://pic.www.zzdnet.com/picbbs/big/2025/1118/45415_0d61fc4a82fa8725d89bf4e3b7cfa32b.jpg


我们是同一天到了将军寨你是早上,我是下午。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拍了常人一般不会拍摄的同一地方类似情形的照片。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0:34 第25楼  
引用:
作者: 慕鱼居士
与档主同一天去


刚看到你这个回复,我一时以为你是那个那天当我在将军寨最里的半山腰石山上独自一人赏景时,对我大呼的帅哥。

我下午到将军寨后,至少陆陆续续有十几人进来,但他们大多在入口和将军湖左边石头路上赏景,象我爬上爬下几乎转一圈的人没有一人。他们全走后,我一个人还在将军寨里逛了半小时,直到近17时,出于安全考虑,才离开。

另外,将军寨里和石山上有不少坟墓,顾忌的和害怕的人,真心建议不要象我那样逛将军寨,组队两三个人一起去更好。

爬石山真心不易,但会比不爬的人欣赏到更多美景。

[此帖于 2025-11-18 10:51 被 天马行空来 编辑]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0:43 第26楼  
引用:
作者: 慕鱼居士
现在通天腊烛后边的山体已被炸了,可惜了。


我是第一次去,真不知道这个情况。如是,那真可惜了。这么好的资源,不保护好,实属不该。

当天我返回时,我有意走水月岩→五彩田园→玉林城区这条路,看到水月岩的惨况,只能扼腕叹息。后面有空我会放几张水月岩的现状照片上来。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0:46 第27楼  
引用:
作者: 老鼠药
要去及及!


可以去睇睇

王9蛋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686 黄豆:60
经验:9203
主帖:455回帖:8341
注册时间:2016-08-08
来自:中国·大陆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1:33 第28楼  
风景好,路难走。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1:50 第29楼  
引用:
作者: 针叶林
补充更新的陆川珊罗镇将军寨历史事件:

古籍记载了秦始皇发兵50万征服岭南,统帅屠睢南征中伏身亡的核心史实,地方资料则将事件地点聚焦于陆川县珊罗镇将军寨,具体如下:

传世古籍:《淮南子人间训》
这是记载屠睢南征百越并战死的核心典籍,虽未明确标注 “陆川县珊罗镇将军寨”,但为事件提供了权威历史框架。其记载:...


抛砖引玉吧。我的考证未必就对。欢迎探讨。

陆川珊罗镇将军寨历史事件可信度考证

一、历史事件背景与核心史料分析

1. 屠睢南征百越的古籍记载与史实框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开拓岭南疆域,于公元前219年派遣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这一事件在《淮南子·人间训》中有明确记载:“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这段文字构建了事件的基本史实框架:时间上,事件发生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前219-前214年),持续约五年;军事部署上,秦军分五路进军,分别戍守镡城(今湖南靖州)、九疑(今湖南宁远)、番禺(今广州)、南野(今江西南康)、余干(今江西余干),形成对岭南的合围之势;关键情节包括秦军斩杀西瓯君译吁宋、越人转入丛林游击、夜袭秦军导致屠睢战死及“伏尸流血数十万”的惨重损失。

作为西汉初年的文献,《淮南子》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距事件发生已近百年,其记载具有较高权威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书中“伏尸流血数十万”的描述可能带有夸张成分,旨在通过渲染秦代暴政的后果强化“亡秦”的批判主题;同时,原文未明确屠睢战死的具体地点,仅以“与越人战”“夜攻秦人”等场景性描述带过,为后世地点考证留下空间。

2. 地方资料对事件地点的具体指向

地方文史资料及旅游宣传文章将屠睢战死地锁定于陆川县珊罗镇将军寨,其核心依据包括三方面:一是地理方位关联,搜狐网地方历史文章提及秦征百越时西瓯国曾在“三罗”(珊罗镇古名)屯兵,认为此地是西瓯人袭扰秦军粮道的重要基地;二是地形特征吻合,陆川本地文史研究指出将军寨的喀斯特丛林地貌(峰丛、溶洞、密林)符合《淮南子》中越人“入丛薄中”伏击秦军的环境描述;三是传说附会,当地民间传说称西瓯罗姓三兄弟曾在此据险抗秦,与“越人相置桀骏以为将”的记载形成情节对应。

然而,这些地方资料的论证存在明显缺陷:其一,所有记载均为现代地方研究或旅游宣传文本,未发现秦汉时期的直接文献佐证;其二,“三罗”地名最早见于清代方志,与秦代“西瓯国”的地理对应缺乏年代依据;其三,地形特征的吻合性仅为间接推测,无法构成“屠睢战死于此”的直接证据。

二、地方史料与民间传说的可信度评估

1. 地方志与文史资料的记载矛盾

陆川县官方史料对将军寨的记载呈现清晰的时间线,却与“秦代战场说”存在显著矛盾。清代《陆川县志》中,将军寨称“龙尾寨”,因地处田龙村龙尾自然村得名,记载其“为村民避寇所筑”,明确其功能为清代地方防御工事;民国《陆川乡土志》始见“将军寨”名称,但标注“俗称石寨”,并描述其“墙以石灰岩干砌,高二丈,周三百余丈”,建筑工艺具有典型的清代地方防御特征。2010年陆川县文物保护中心认定其为“明清军事遗址”,未发现任何秦代陶片、兵器或建筑构件。

地方旅游文章与学术研究的时间线冲突更为明显。如《玉林将军寨:藏在深闺无人知》等文章称将军寨“秦代即为西瓯军据点”,但将军寨现存城墙残段经专家考证,其错缝咬合的干砌工艺、垛口设计均与明清时期广西民间防御工事一致,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中期,与秦代(前3世纪)相差近两千年。这种“以清代遗迹论证秦代事件”的逻辑,存在明显的史料断层。

2. 民间传说的渊源与文化建构

“罗姓三兄弟守寨”传说的核心情节为:西瓯时期,罗姓三兄弟在将军寨(古称“三罗寨”)筑墙据守,后归顺西瓯君译吁宋,利用溶洞藏兵、夜袭秦军,最终协助越人击杀屠睢。这一传说主要通过田龙村罗氏家族口述传承,最早见诸文字是1980年陆川县文化馆编纂的《陆川民间故事集》,收录了当地老人罗瑞生的口述版本。

从传说的传播脉络看,其形成与地方文化建构密切相关:一是宗族身份认同需求,田龙村罗氏家族(约300人)通过宣称“抗秦守将后裔”强化族群凝聚力;二是地名记忆固化,“三罗寨”作为将军寨的古称,在村民日常交流中与传说形成互文;三是旅游开发推动,2010年龙珠湖风景区开发后,该传说被纳入宣传素材,进一步扩大传播。

但从历史真实性角度,传说存在明显的后世演绎痕迹:其一,西瓯部族为百越分支,尚无证据表明其存在“罗姓”贵族;其二,“三兄弟分守三寨”(将军寨、大坑寨、荔枝寨)的情节,与龙珠湖风景区现存三个古寨遗址的分布高度吻合,可能是对地理景观的附会;其三,传说中“溶洞藏兵”“夜袭秦军”等细节,与清代地方“筑寨避寇”的集体记忆高度相似,或为明清防御经验投射于古代历史的结果。

三、地理环境与战场环境的吻合度分析

1. 将军寨的军事地形特征

将军寨的地理特征使其具备成为古代军事要塞的天然条件。其核心地形优势包括:

· 环形防御屏障:四面环绕80-150米高的石灰岩峰丛,崖壁陡峭如刀削,仅西南面有宽不足2米的“一线天”隘口作为唯一出入口,形成“一夫当关”的防御格局;

· 悬湖与水系防护:寨内40亩天然湖泊高出寨外地面1-2米,由地下涌泉补给,四季不涸,既保障驻军饮水,又构成天然“水墙”,敌军突破隘口后需涉水进攻;

· 喀斯特伏击地形:峰丛间植被茂密(“丛薄”),溶洞(如“藏兵洞”长50米)可隐蔽兵力,峰林遮挡视野,利于小股部队游击作战,与《淮南子》“越人夜攻秦人”的战术需求高度契合。

2. 与《淮南子》战场记载的匹配性评估

将军寨地形与《淮南子》战场环境的吻合度可从“吻合点”与“存疑点”两方面分析:

· 吻合点:喀斯特丛林地貌符合“越人入丛薄中”的伏击环境;“一线天”隘口狭窄,夜间易守难攻,为“夜攻秦人”提供战术可行性;悬湖与龙泉河构成的水系,与秦军南征时“凿渠通粮道”的后勤需求形成地理关联。

· 存疑点:其一,秦军南征的主力路线经灵渠(今广西兴安县)沿西江、郁江南下,将军寨位于玉林东北,距灵渠约200公里,不在秦军主粮道沿线;其二,未发现秦代军事遗迹,现存城墙、地基均为明清时期,缺乏屠睢战死的考古实证(如兵器、尸骨、简牍);其三,《淮南子》记载屠睢战死后,秦始皇“发谪戍以备之”并任命任嚣、赵佗续征,而将军寨周边未发现秦代戍边遗址,与“秦军重兵防御”的逻辑不符。

综合来看,将军寨的地形具备作为古代战场的条件,但这种条件在广西喀斯特地区并非唯一,仅凭地形吻合性无法认定其为屠睢战死地。

四、学术观点对比与可信度综合评估

1. 学术界对屠睢战死地点的主流观点

学术界对屠睢战死地点的研究形成三种主要观点,但均未指向将军寨:

· 广西中部说:《史记·南越列传》索引引《广州记》载“屠睢越西江,伐越败亡”,结合秦军五路进军路线,学者多认为屠睢战死地在今广西中部的西江流域(贵港至桂平一带),这一区域是西瓯国核心活动区,且考古发现大量战国至秦代越人遗址;

· 桂林地区说:广西社科院《岭南古史研究》指出,秦军第五路“塞镡城之岭”(今广西桂林),屠睢可能在追击西瓯残余势力时深入桂林北部山区遇伏;

· 地理范围说:《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秦瓯战争”范围为“今广西东部至广东西部”,未明确具体地点,强调这一事件是秦军与百越部族长期游击战的结果,而非单一战役。

这些学术观点均基于文献考据与考古发现,具有严谨性,但均未提及“陆川珊罗镇将军寨”,地方资料的“将军寨说”在学术研究中处于孤立状态。

2. 将军寨说法的可信度分级评估

从四个维度综合评估“将军寨为屠睢战死地”说法的可信度,结果如下:



综合可信度:较低(★★☆☆☆)。结论为:将军寨的地形特征与秦瓯战争的战场环境存在一定吻合性,但缺乏直接史料与考古实证,“屠睢战死于此”的说法本质是后世基于地理特征与民间传说对历史事件的附会,而非严格的学术结论。

五、历史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1. 将军寨历史文化资源的客观评估

剥离“秦代战场”的不实附会,将军寨的真实资源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 明清军事遗址:现存清代城墙残段300米(石灰岩干砌、错缝咬合工艺)、房屋地基20处(“一明两暗”布局)、寨门(拱券结构,宽0.8米),是岭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地方防御工事,2010年被列入陆川县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军事建筑史研究价值;

· 喀斯特生态景观40亩“悬湖”与30余座峰丛构成独特的“山环水绕”景观,湖水透明度达3-4米,与龙珠湖、水月岩共同组成“玉林小桂林”喀斯特地貌群,生态价值突出;

· 民间文化记忆:伏波将军传说、太平天国驻军记载、“祭将军”民俗等多元文化层积,形成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源,可开发为文化体验项目。

2. 与人工景区的差异化开发策略

对比玉林云天宫等人工景区,将军寨的开发应走“历史原真性+生态体验”的差异化路径。云天宫作为现代人工建筑,2023年游客量约50万人次,依赖“建筑奇观+神秘IP”吸引流量,但游客投诉中“门票性价比低”占比42%,复游率仅8%;而将军寨若开发得当,可依托“原生态+文化深度”形成竞争优势:

保护性开发建议

· 近期:完善基础设施,修建生态徒步道(避免破坏植被)、增设学术性解说牌(区分史实与传说)、在入口处设小型游客中心,解决“徒步1.2公里无指引”的可达性问题;

· 中期: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复原清代防御演示(如“干砌城墙”互动)、组织“伏波将军传说”故事会,避免过度营销“秦代战场”概念;

· 远期:融入区域旅游线路,与龙珠湖、水月岩联动,打造“喀斯特探秘+古寨文化”一日游产品,控制日接待量在100人以内,保护脆弱的喀斯特生态。

这种开发模式既能发挥将军寨的真实资源优势,又可避免“人造历史”带来的文化争议,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六、结论:历史真实性与文化价值的平衡

1. 可信度结论与核心依据

综合史料分析、传说考证、地理吻合度评估,“陆川珊罗镇将军寨为屠睢南征战死地”的说法可信度较低。核心依据为:其一,无秦汉时期的直接文献记载,地方资料均为现代附会;其二,现存遗迹为明清防御工事,缺乏秦代考古实证;其三,地形特征的吻合性仅为间接推测,无法构成“屠睢战死于此”的直接证据。将军寨的历史价值应聚焦于明清军事遗址与喀斯特生态景观,而非秦代历史事件。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议

文旅部门应遵循“尊重史实、适度开发”原则,推动将军寨可持续发展:

· 强化学术研究:组织考古调查,明确遗迹年代与文化层积,建立“明清防御工事”的学术定位;

· 区分史实与传说:在旅游宣传中清晰标注“秦代战场说”为民间传说,避免误导公众;

· 突出真实价值:以“岭南清代古寨防御体系”“喀斯特悬湖生态”为核心卖点,开发研学、徒步、生态体验产品;

· 控制开发强度:严格执行日接待量100人上限,保留“徒步探秘”的原始体验,避免商业化破坏原生态。

将军寨的真正魅力,不在于附会遥远的秦代传说,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明清民间防御智慧、独特的喀斯特自然奇观,以及“一脚踏三县”的地理文化交融。唯有尊重历史真实,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慕鱼居士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298665 黄豆:11
经验:39718
主帖:1278回帖:25131
注册时间:2003-11-26
来自:广西大北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5:57 第30楼  


这就叫通天腊烛。它的左侧和后面的山体都补炸得差不多了。

黑白水晶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064 黄豆:0
经验:1270
主帖:13回帖:908
注册时间:2005-06-29
来自:广西玉林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17:03 第31楼  
楼主有心!风景不错!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21:05 第32楼  
引用:
作者: 慕鱼居士
http://pic.www.zzdnet.com/picbbs/big/2025/1117/204962_c94714c730258c1c7e360e634d9ccb54.jpg

这就叫通天  。它的左侧和后面的山体都补炸得差不多了。


写将军寨介绍文时,我找到了这个通天腊烛的介绍,并说在寨门口的对面,害我逐张翻看我所拍的照片,一直找不到。现在看来,我理解错“寨门口的对面”这句话了:我只在寨门口的“外面”对面找,而没有想到是寨门口的“里面”对面。我不得不忍痛把“通天腊烛”的所有内容都删除了。

再次谢谢告知。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21:13 第33楼  
引用:
作者: 王9蛋
风景好,路难走。


从玉林城区走云良路,真的不好走:路小车多扬尘多,对骑摩托车的人很不友好。返回时,我改走水月岩→五彩田园→城区,路况和空气好多了,还能顺便看看水月岩以及田园风光。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21:15 第34楼  
引用:
作者: 黑白水晶
楼主有心!风景不错!


做事必用心,是自己的行为准则。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392 黄豆:31
经验:5357
主帖:425回帖:4039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21:17 第35楼  
谢谢管理员鼓励。








梁明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5649 黄豆:419
经验:19570
主帖:1022回帖:18519
注册时间:2010-10-19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8 22:27 第36楼  
上里靓仔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1357 黄豆:0
经验:1813
主帖:9回帖:1759
注册时间:2020-10-16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9 07:52 第37楼  
缘木求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56346 黄豆:2
经验:18792
主帖:370回帖:17685
注册时间:2007-10-10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9 08:49 第38楼  
慕鱼居士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298665 黄豆:11
经验:39718
主帖:1278回帖:25131
注册时间:2003-11-26
来自:广西大北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9 09:02 第39楼  
引用:
作者: 天马行空来
写将军寨介绍文时,我找到了这个通天腊烛的介绍,并说在寨门口的对面,害我逐张翻看我所拍的照片,一直找不到。现在看来,我理解错“寨门口的对面”这句话了:我只在寨门口的“外面”对面找,而没有想到是寨门口的“里面”对面。我不得不忍痛把“通天腊烛”的所有内容都删除了。

再次谢谢告知。



希望楼主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和保护将军寨,发掘将军寨历史文化,真正做到“文化塑城”。

任我乐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6367 黄豆:2
经验:4272
主帖:138回帖:4125
注册时间:2011-11-12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1-19 09:15 第40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