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AI体验官·行走中国现场 直达东盟脉动 > 热点聚焦 > 正文

AI体验官探长三角丨人机共融,你准备好了吗?

2025年07月10日 07:5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长三角行报道组 记者 袁琳 董文锋 谭卓雯 梁菁惠 沈程 李新雄 刘娟 王希 何妮 罗贝尔 编辑:徐世杰

原标题:

远程看病、陪人聊天、精密装配、跳舞跑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助力机器人快速迭代变身“智慧体”,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人机共融,你准备好了吗?

生活中,它们能陪老人聊天、帮家长带娃、做各种家务;工厂里,它们搬运物料、精密装配、协同作业;公共服务中,它们引路、讲解、办业务……

工作、生活中有了机器人“搭子”是什么体验?近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走访杭州、上海等地发现,有温度、会交流、能帮助人们处理问题的机器人,已逐步走入工作和生活场景,从前遥不可及的“未来生活”,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7月4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来到浙江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实在Agent智能体上输入指令,智能体数字员工就能模拟人类,自动完成复杂、精细的业务流程工作,可应用在很多行业的细分领域。

为康养嵌智慧

“小宝,我有点头疼。”

“真是让人担心,头痛可能是很多原因引起的……”

小宝给出调理建议后,AI体验官又尝试使用互联网医院“一键视频”功能,小宝根据症状自动连接乌镇互联网医院内科的李医生,为AI体验官面对面诊疗。

7月4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走进位于杭州临平区的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亲身感受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的独特魅力。

戴上小宝内置的小型血压仪和心率监测器,仅需几分钟,AI体验官的血氧、心电、血压等各项生理体征指标逐一显示在屏幕上,是否存在异常也一目了然。

这是AI体验官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展厅里,与康养机器人小宝的一场人机互动体验。

一番体验下来,机灵的小宝机器人给AI体验官留下深刻印象:它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助手,在线问诊、远程看病、陪伴监护等功能对于独居老年人十分友好。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在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大宝”机器人进行体温、血压、心电等健康检查。

与主要服务个人的小宝不同,它的“兄弟”大宝机器人则更具人形、且应用场景更广泛。

“大宝结合机器人技术与5G、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可以为山区、海岛及乡镇等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孚宝智能董事长贾国强介绍。

除了健康检测、体质分析、AI健康分析等功能,大宝还能通过大模型提供医疗知识问答和远程专家问诊服务。在广西,大宝机器人已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落地,在诊疗一线发挥医生助理作用。

“目前,孚宝智能正加快推进与玉林的合作,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养老、安防、文旅等领域推动更多人工智能项目落地。”贾国强说。

为物流增动力

一辆没有驾驶室、没有方向盘的卡车,却能在港口码头自动穿梭、精准作业。

由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球首款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正在颠覆物流作业模式,让科幻剧情走进现实。

在西井科技展厅,AI体验官近距离接触了这款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惊艳亮相的“未来座驾”。“我们都叫它‘大Q’,最大牵引量达75吨,满电续航里程达150公里,能与人工驾驶车辆实现100%混合行驶。”工作人员介绍。

硬核的本领源于“大Q”骨子里的中国智造基因——从底盘、电气架构到自动驾驶算法等均为自主设计开发。集多种高精度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定位和5G通信技术于一身,“大Q”在行驶过程中能实时感知复杂路况,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在海、陆、空等多场景集装箱物流运输中大显身手。

从卡车到仓库的货物搬运问题如何解决?融合具身智能与无人驾驶技术的西井科技Well-Bot物流机器人派上了用场,它与“大Q”亲密配合,实现“货车—月台—仓储”的工厂货运全流程高度自动化,打通场内物流自动化“最后一米”,物流运营效率大大提升。

“无人化水平运输技术是港口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我们正在拓展空港、仓储、物流园区等新场景。”西井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周敏说,东盟是西井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公司期待未来能深度参与广西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赋能广西多式联运智慧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并以广西为战略支点,积极开拓更广阔的东盟国际市场。

为AI添算力

人工智能是什么?是更顺畅的人机交流、更高效的生产流程,还是更懂你的驾乘体验、更智慧的未来城市?

在中国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商汤科技看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意味着更多可能。

支撑实现“更多可能”的底座,正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力。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在商汤科技临港智算中心体验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日日新V6大模型、数字壁画等多款人工智能产品,近距离感受前沿AI技术的魅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AI体验官在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机房内看到,一排排机柜整齐排列运行。作为商汤大装置的重要组成,这里已成为国内AIDC建设“样板间”。

由商汤科技自主研发的商汤大装置,通过对算力、算法的供给逻辑与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性重构,打破了传统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配置壁垒,实现了算力资源、算法工具的集约化供给与高效协同。

“商汤大装置的算力可支撑超过20个千亿超大模型同时训练,并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生成,为AI研究和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商汤大装置事业群解决方案总监刘波说。

强大的算力支持是实现AI技术突破的关键,也是推动AI应用深入各行各业的前提。如今,商汤科技强大的算力正逐步惠及广西。

刘波介绍,商汤科技将在广西开展智算中心及产业生态合作,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搭建基础和载体,并在城市治理、文旅、公共安全、交通、教育培训、医疗康养、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发人工智能垂直典型应用,共同打造面向东盟赋能千行百业应用创新的示范展示窗口。

本次采访即将结束时,AI体验官在上海徐家汇公园遇到了机器人爱好者宋宇飞,他正带着好“搭子”——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笨笨”在草地上跑步、跳舞、嬉戏。

7月7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在上海徐家汇公园见到了火爆全网的绿毛机器人阿笨,他能握手、拥抱、疾跑如风……AI体验官当场发起赛跑挑战,被它灵活身手惊到了。

“尽管它现在还略显笨拙,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能做更多事情。”从事机器人软件研发的宋宇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更多融入并丰富人们的生活。

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


强化对外主动推介 展示广西独特优势

——专访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于晓飞

7月4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专访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于晓飞,探讨广西人工智能发展与落地的可行性路径。

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浙江省政府发挥了哪些作用?对广西有何启示?

于晓飞:在服务支撑上,浙江省政府主动转变角色,从传统的需求侧刺激、供给侧管理,迈向适应现代化治理的服务侧改革。针对企业需求,推进涉企服务流程再造,上线“企呼我应”等涉企服务平台,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增值服务、集成服务效能,畅通部门协同堵点,确保企业诉求能得到高效响应、有效落实,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政策层面,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要素供给、赋能应用的系列措施,在高能级万亿产业生态打造、高层次人才招引培育、高性能算力适配供给、高质量数据开放供给、高水平模型研发应用、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精准施策,提出打造1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每年支持人工智能人才300名以上、培育1000个示范应用场景、给予“人工智能+”标杆项目最高500万元补助、给予智能终端消费最高2000元/件补助等管用实招,在创新驱动、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生态共建上形成合力,力争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问:广西在推进“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过程中,如何吸引北上广研发成果落地?

于晓飞:要强化主动推介,精准向外展示广西的独特优势:一是放大“广西集成”的引力效应,增强广西在可再生能源、算力支持、数据存储等方面优势,重点推介和展示广西在东数西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优化等共赢项目,推动广西成为国内与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的“集成创新首选地”;二是放大“广西集成”的枢纽效应,增强广西在多语种处理、跨境数据流通等优势,重点推介和展示多语种AI、跨境电商智能服务等枢纽项目,推动广西成为链接北上广研发成果与东盟有效需求的“跨境合作首选地”;三是放大“广西集成”的示范效应,增强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推广窗口等优势,合作共建适配东盟市场的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能源、智慧工业、智慧交通等示范项目,推动广西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东盟的“场景体验首选地”。通过建设示范项目,积累丰富的应用经验和案例,为北上广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展示和验证研发成果的平台。强化引力效应、枢纽效应、示范效应,吸引北上广人工智能创新要素向广西聚集,推动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在东盟市场的复制和推广,充分释放广西在推进“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中的战略潜力、创新活力和枢纽魅力。


AI体验官·城市方法论·上海

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企业对发展环境的“安全感”需求愈发凸显,这是我们走访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的深刻感受。

如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前沿阵地上海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共治与生态协同,为企业构建的一套“有边界的自由”发展体系,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政策上,上海出台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设“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允许技术试错;还推出配套政策,形成“条例+专项措施+实施方案”的三级体系,覆盖全链条,让企业对发展路径有了清晰预期。

技术共治采用“企业自治+法治保障”模式。头部企业成立AI伦理委员会等,将伦理嵌入研发;政府落地管理办法,明确合规边界,让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更具底气。

生态协同方面,徐汇、浦东等产业集聚区推动大模型与重点行业融合,形成闭环,降低企业协作成本。相关部门还主动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帮助企业适应不同市场的规则要求;同时,构建多边互补的全球供应链协作机制,减少了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断链”担忧。这种“内外兼修”的生态建设模式,使上海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眼中的“安全港湾”。

上海提供的“安全感”,本质上是一种“确定性”供给,让企业明确了可为与不可为。这种管理智慧,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报纸版面截图。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链接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