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行业协会委托有关部门对52个批次饮用水进行抽检后,在媒体上公告了广西6个厂家共7个品牌桶装饮用水抽检不合格
厂家负责人亮出获奖牌匾,质疑这次检查结果的真实性。 广西新闻网记者 罗荣华 广西水协发布一则不合格产品公告激起千层浪
记者6月24日从南宁市工商局获悉,该局决定从6月下旬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流通领域桶装水市场专项整治,为期一个月。据介绍,此次整治,重点是检查经营户是否证照齐全并且合法有效,以及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明,并依法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同时,还包括桶装水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开展了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索票,是否有合法有效的质量合格证明等。整治内容还有,桶装水标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厂名、厂址、联系方式...
记者昨日从自治区工商局获悉,6月15日至21日,南宁、柳州、贵港等市工商局集中开展了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加工、销售桶装水行动。
小小店面内藏着假冒十几个品牌的桶装水,老板宣称只是“代销”。类似这样的“代销店”在南宁市一些农贸市场和小区频频出现。此类涉假桶装水的“营销网络”是如何运作的?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广西新闻网 通讯员容成权 近日,笔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流通领域桶装水质量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自治区工商局决定从6月15日至7月15日,在全区范围对流通领域桶装水市场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
7月11日,记者从南宁市卫生监督所获悉,从7日起至30日止,卫生部门对南宁市桶装水卫生状况进行抽检,目前已抽检7家。根椐目前检测情况,发现有一些厂家生产的桶装水水桶上没有标明食品用字样。
贵州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竹源”牌桶装水受污染,导致暴发甲肝疫情一事引起全国关注,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检查,立即清查并停售问题产品。4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获悉,经检查,广西未发现“竹源”问题桶装水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