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厉无畏:努力打造第四增长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努力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在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全国政协副主席 厉无畏

(2008年7月30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作主题演讲。记者 刘宇、赵品贤、何运斌摄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之间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主要形式。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的实施,“两廊一圈”和“一轴两翼”的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向更深更高层次逐步推进。作为一项重大的跨国工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必须突出两大方向:一是各个国家要做好国内相关区域的开放开发,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下基础;二是各个国家要根据达成的共识,协力做好跨国经济的合作,拓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空间。对于中国来说,同样面临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与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双重任务。我认为,当务之急,北部湾经济区要以实施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的国家战略为契机,依托国内国际两个战略,即沿海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国内战略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国际战略,立足自身区位和产业的优势,大力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以开放、融合、繁荣的姿态,推动泛北湾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

  首先,要抓住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战略机遇

  一是“两角两湾”区域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发展的过程,有着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良好发展基础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分别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三个大的增长极,形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两角一湾”。北部湾与环渤海湾在区位优势、交通网络、海洋资源等具有相似性,同属于沿海经济带的“一湾”,并且北部湾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三重叠加的独特优势,连通“两角一湾”形成了中国沿海经济带从“两角”到“两湾”的空间布局,具备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客观条件。另外,随着天津滨海、上海浦东、成渝地区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改革试验区的相继推出,中国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开始发力,已初步形成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交汇处,既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华南通向西南的战略要道,也是承接东部、带动西部,推动东中西共同合作发展的独特经济区域,为其打造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创造了条件。

  二是实施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国家战略,给北部湾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带来了机会。规划要求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丰富的港口资源、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能源资源、动植物资源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保障。今后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服务“三南”(即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重要通道、交流合作平台的优势,可以加快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三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北部湾经济区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是我国走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近年来,随着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的贯彻实施,东盟“10+1”合作机制运行良好,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了步伐,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得以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逐步建立,深化了中国-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这些为北部湾经济区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营造了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

  其次,要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金融、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力,形成经济发展和开放合作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是打造经济增长极的前提条件。虽然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与增长极发展、泛北部湾区域合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综合运输能力、海上运输通道、金融服务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等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建设投入,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高等级公路和铁路路网密度、机场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出海出边国际通道能力。以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为目标,推进港口经营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打造港口物流中心,加强能源、铁矿石、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提高沿海港口通过能力。加快推进国道、省道干线路网改造,打通省际通道,提高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效率,建设连接沿海港口的高等级公路,加大区域内公路路网密度,形成完善的西南地区公路出海通道网络。构建连接中、东部省市和连接西南地区的高标准铁路通道,建设连接沿海港口的铁路支线和港口集疏运铁路通道,形成连通西南、中南、华南较为完善的铁路通道网络。    

  二要加大金融、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各类金融网点的合理布局,改善金融交易、结算等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南北钦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覆盖率,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加快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