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1985年:广西第一座人行天桥在南宁落成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卢盈实习生 蔡璐 刘静 )

■序言

1985年,广西第一座人行天桥在南宁落成。而今,南宁已建成约41.15公里的快速环道和约82公里的高速环道,建成跨江大桥6座和城市立交桥17座,市区内基本形成了“四环五横三纵”的交通网络。

只不过晃眼的20多年,从一座人行天桥到“四环五横三纵”的交通网络,我们的生活大变样了!南宁,这座美丽的绿城向全区乃至全国和全世界敞开自己的门户。

■列传·我的1985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是沟通的途径,也是一座城市的“龙骨”!1985年12月4日,南宁市第一座“十”字式钢架人行桥——朝阳人民人行天桥修建工程竣工。天桥位于朝阳路与人民路交叉处。该桥两臂各长40米、高4.8米、宽3米,投资50万元。工程于当年9月动工,历时3个多月。

2005年,也是在9月,这座历时20年的人行天桥被拆除!20年风风雨雨,朝阳人民人行天桥作为南宁市曾经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邕城的悲欢离合、风风雨雨。

往昔:

第一座人行天桥解决交通拥堵

朝阳人民人行天桥是在1985年3月份开工的。当时,朝阳路、人民路百货大楼一带人流量十分大,为了解决人民路和朝阳路十字路口交通拥堵问题,南宁市政府决定投资50多万元,建设这座天桥。

朝阳人民人行天桥作为广西天桥建造史上的“领头羊”,它在建设之初曾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是第一座天桥,负责施工的南宁市市政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兴奋,工作也十分认真。在施工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工作人员毫无怨言。有一段时间常常停电,为了在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只要一有电,建设者们就立即工作,完全不分日夜。

“那是广西第一座人行天桥啊!”虽然已经过去了近20年,但对朝阳人民人行天桥建设时的情况,今年78岁家住人民路东社区的刘水清老先生仍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南宁交通拥挤,尤其是朝阳路与人民路交汇处一带,人流量很大,人们为了赶时间就直接闯红灯,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1985年9月,政府开始动工兴建朝阳路天桥,这是当时自治区内的第一座人行天桥,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挺新鲜的”。

“有了这座天桥以后,人们就几乎不乱从马路上穿过去了,交叉路口的交通秩序好了很多。”刘老先生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他上班也经常经过那边。有时候,还顺便在天桥上带点东西回去。当年的天桥上有不少卖小商品的,鸡蛋、包点、手工艺品、雨伞,各种各样的都有,而且价格很便宜。

完成历史使命的天桥被拆除

2005年9月19日晚7时40分,随着施工方工人手中的大锤砸向地面,拆除朝阳人民人行天桥的工作正式开始。20岁的天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和邕城百姓“告别”了。

拆除天桥是因为该天桥位于繁华地带和交通要道,在经历了近20年的风雨后,其“健康”状况已经出现问题。2003年,市政部门对天桥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必要的加固。2005年3月,市政部门又对天桥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桥已经锈蚀严重,但在技术上又不适宜进行加固。有关专家认为,加固费用与建设渠化路口的费用差不多,一笔账算下来,天桥已经不再有维修价值了。所以,南宁市决定拆除天桥。

朝阳人民人行天桥毕竟是南宁市的第一座人行天桥,当它不得不和南宁市民说再见的时候,无论是当初的设计者、建设者,还是无数曾经从天桥上走过的普通市民,心里都有一种充满了惋惜的惆怅。刘先生回忆道:“许多人自发到人行天桥去告别,有些人和天桥拍照留影,有些人则只是想最后从桥上走一次。”20年的时间,一个与天桥同时诞生的婴儿已经长大,步入如花的青春岁月。然而,20岁的天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城市总是在发展,拆除人行天桥是因为它已经过时了,朝阳人民路交叉口需要规划新的格局”。城市的发展需要我们学会舍弃,因为舍弃是为了更多的拥有。刘老先生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看看现在新建的朝阳天桥,被这么多高层建筑围着,真的很繁华,南宁发展好快啊。

今朝:

6座跨江大桥为南宁人圆了梦

其实,桥,对于南宁人来说,曾经是个美丽的传说。多少年来,邕城人隔江相望。江北是繁华的城邑,江南则是广袤的沃土,可大江天堑成为一代代邕城人心头永远的痛,桥,成了一代代邕城人的梦。长期以来,人们假以舟楫摆渡,至清代康熙年间,邕州已有渡口17个;直到解放后的1964年以前,无桥的邕江仍靠50艘大大小小的渡轮沟通两岸。到1993年白沙大桥建成通车后,最后的津头渡才撤销。

如今,随着邕江大桥、中兴大桥、白沙大桥、清川大桥、永和大桥、葫芦鼎大桥的相继架设,目前已经有6座大桥横跨邕城南北了,天堑终于变成通途。南宁人圆了一个梦。这一架架大桥犹如一架架“龙骨”,支持的不仅仅是南宁的交通、运输,更是南宁乃至整个广西日益繁荣的经济。

2007年,南宁市“最年轻”的一座大桥——葫芦鼎大桥落成,它是广西区境内最大的悬臂现浇箱梁桥。“葫芦鼎大桥建成后,连接了江南江北,促进江南江北经济发展。”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道桥管理处李工程师笑谈大桥建设给南宁带来的新动力,以前邕江一桥建成后,桥头星光大道的房地产业被带动起来,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而如今葫芦鼎大桥的建成无疑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南宁市每一座大桥的建成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新立交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人行天桥、跨江大桥还有立交桥,每一种类的桥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那些架构在城市上空,盘旋回转的立交桥,除了样式优美外,还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越秀立交桥落成于2008年5月,是南宁市最新的一座立交桥。

据越秀立交桥工程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越秀立交桥通车之前,从民族大道右转进入会展路是进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唯一入口。另外,埌西片区与凤岭南片区联系主要依靠青山路及民族大道,青山路及民族大道交通压力较大。建设越秀立交,正是为了有效缓解以上交通压力以及交通通行能力不强的问题。越秀立交桥通车后,竹溪立交桥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片区的通行能力也得以完善和加强。市民驱车从竹溪大道到南宁埌西一带,不必再绕行民族大道。

“桥,可以改善交通状况,有了桥,在路口就可以不用设立红绿灯。桥,也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南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道桥管理处李工程师感叹道,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市的桥一座座在建,一座座落成,桥的数量增多,桥的质量加强。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桥的建设可以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因为桥建好后,相应就可以修路,有了桥有了路,自然就拉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