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潘登 实习生 李旭鸿
核心提示
绿,是南宁的一张“名片”。因为绿,南宁人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因为绿,南宁人的文明素养提高了;因为绿,南宁的知名度提高了;还是因为绿,百姓们都满意地笑了。
家住南宁市仙葫开发区海茵国际花园的陈启勋,在谈起南宁这些年的巨变时无限感慨地说:“最近几年,南宁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大变化,不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绿城也变得更加实至名归了。”
“花园埌东”平地崛起
“2001年,我刚来南宁时,埌东一带还都是些荒山野岭,道路也都是些黄泥路,有‘晴天一片灰,雨天一身泥’的说法”。在南宁闯荡的日子里,陈启勋见证了埌东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现在,埌东已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成了所有南宁人眼中的‘香饽饽’。”陈启勋说。
如今,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可以切实感受到埌东的巨变——宽敞整洁的民族大道;修葺一新的街道花圃;美丽壮观的竹溪立交大桥;山峦绿树掩映下的别墅楼房……一切都尽收眼底。
是的,如今的南宁人,对鲜花绿意早已习以为常,不管是街道两旁,还是居民小区、机关单位院内,到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你会立刻感觉心旷神怡。
埌东,已由昔日的荒郊野外之地,摇身一变成为高楼大厦林立,购物设施齐全,道路宽敞整洁,交通快捷方便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宜居之所。
“城市发展绿化先行”
城市发展,绿化先行。
埌东的发展很好地诠释了这8个字。而在南宁,这样的发展模式同样在向西、向南推进着。据了解,与10年前相比,南宁市城区面积已扩大好几倍,整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达到了近40%。
回忆起2001年的南宁,陈启勋直摇头。他说,“脏、乱”是当时的南宁留给他最深的印象。“特别是江南区,低矮的楼房,臭气熏天的河流,脏乱差的市场……让人来了第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当时,在市民中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宁睡江北一张床,不住江南一栋房’。”
可如今,在南宁人的努力下,江南区的环境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绿树成荫,河水清亮,小区宛如别墅,人们也开始由北向南迁移,五象新区更成为了市民们向往的新沃土。
西乡塘区一度曾被市民逅为“乡下”。近年来,随着安吉物流园建设的不断发展,西乡塘区致力于打造南宁、广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这里的环境并没有被拉下,可利江和心圩江两旁优美的环境,让当地房地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一段光阴一片天。南宁,一座曾经让人来了就不想再来的城市,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已发展变化为一座绿意盎然的现代化都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观光投资者纷至沓来
上个世纪末,提起广西,人们也许只会想到桂林。但如今,绿城南宁的品牌越来越响,良好的城市环境,正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候鸟”族和观光投资者。
城市知名度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南宁;而了解了南宁的人,又都情不自禁喜欢上了这座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南国都市。据介绍,有媒体曾经对今年国庆旅游出行的目的地进行过调查,其中北京居首,广西次席。而到广西旅游者,多数都选择了南宁和北海。
戴先生是湖北人,几年前来到南宁,立即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住了。如今,他已在大沙田定居下来,白天到南湖边为游人写生画画,夜晚沉迷于大街小巷的特色小吃,生活倒也过得悠闲自在。“这儿是我走过那么多城市后遇到过的最好的一座城市。”戴先生由衷地说。
2007年,南宁捧回了“联合国人居奖”,这也是绿城宜居的最好佐证。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泛北部湾经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南宁已经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绿城更已名扬海外。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吸引着更多人前来观光、投资、居住。
数据说话
●2005年,南宁市城区区域调整后,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834平方公里扩大到6559平方公里,城市扩大了,但绿化率并未走低。至2007年年底,南宁市城市建成区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2.77%和37.81%。
●2008年,南宁市开展综合整治绿化工程的内河有11条,其中,除对竹排冲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7公里河道进行疏挖、清淤和护砌外,还对可利江和心圩江进行了河道整治。
良好的城市环境,让南宁商机无限,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近5年来,南宁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
记者手记 护绿胜于造绿
一位在南宁居住了5年的外地人仔细观察后发现,南宁在兴建城市道路或规划用地时,总会绕道或尽量避免破坏树木,如实在迫不得已,园林工人也会小心翼翼地将树木移植走,等道路和规划用地建成之后,重新植上树木。
而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季。在南宁的大街小巷,我们都可以看见辛勤的园林工人在不知疲倦地修剪树木、浇灌花木。他们是我们这个花园城市的园丁,在他们的精心维护下,绿城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可以这样说,南宁园林工人的出勤率,以及人均管理率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宁市园林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政府的重视,既让绿城蜚声海外,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树造林,认养树木……当营造和维护绿城家园深入到每一位市民心中时,又何愁城市不会常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