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春风送暖党旗红 来宾"党组织服务年"多举措保就业

 

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政策保障 

服务困难群众是“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党组织为返乡农民工服务的水平,来宾市构建了以劳动保障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登记、失业金融服务、创业指导为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引导返乡农民工开阔就业视野,转变就业观念,扩宽就业渠道。同时,结合“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由劳动部门牵头,联合工商、地税、国税、国土、建设等部门组建服务队,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服务窗口,为返乡农民工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推行了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行“零注册、零收费、减税收、贷款贴息、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上帮助和扶持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减缓城镇就业压力。各县(市、区)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如兴宾区配备10辆流动服务直通车,以车为“点”,深入村(屯)为返乡农民工和广大群众开展上门服务等。这些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让返乡农民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扎实服务企业

创造就业机会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保则产业保,就能够解决就业问题。来宾市把“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和“服务企业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帮助企业渡难关,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深入开展企业解困服务活动。全市共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资金141181.7万元,为484家企业解决了501个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加就业岗位3000多个。如,为投资近20亿元的来宾银海铝业公司协调解决直供电问题,使企业于5月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1050个;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步伐,扩大企业产能,增加了就业岗位。象州县还制定出台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协调金融部门给工业企业放贷4亿元,使1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拉动就业。如,武宣县引入了顺益电子厂等6家企业到该县投资,新增就业岗位2163个;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青年廖庆醒投资500万元创建胶合板厂,吸收农民工190多人,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开展有序流动的劳务输出工作。组织了来自区内外的160多家企业代表,举办了5场技能岗位对接专场招聘会,向农民工提供了8400个岗位,共有440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招聘会上当场填表报名,1600多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企业的面试活动,1358名返乡农民工通过招聘会实现再就业。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