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广西一建近年来抓住企业优势,积极运用科学手段搞好工程施工,促进公司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今年1-5月完成竣工面积56.79万平方米、企业总产值9.9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至2008年共完成竣工面积251万平方米、企业总产值54.6亿元、上缴国家利税2.05亿元,这三年完成的指标相当于1996年至2005年10年完成量的总和。
近3年来,广西一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老牌国有施工企业科技力量强的优势,改革创新了30多项新技术,现从基础、主体到装修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技术施工手段。公司在具备条件和重点的工程中采用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取得了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显著成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施工靠人海战术、劳动效率低下、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弊病,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跨越发展。公司由原来8700多人精简至现在1900多人,而完成年计划却翻了几番,企业总产值由5亿元提高到18亿元,上缴利税由2000万元提高到6800万元。
国家现代化建设建筑已由矮、小、浅、简的单一结构发展为高、大、深、美的复杂构造。公司紧跟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不断强化施工技术手段,除了在工程基础、主体、装修等分部中相应地推用深基坑支护、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新型模板、各类墙改材料外,还针对大型复杂基础、高大主体、弧型建筑、高级砖料铺贴、地下室和卫生间防渗等高难度分部分项与工序,分别采用了梁式筏板基础、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无梁空心楼板、胶水砂浆“三合一”铺贴料、新涂料防水和马桶“三次试水”法等创新技术,较好地破解了超地下水位基础、高大建筑“肥梁胖柱”、外墙面砖脱落、基础工程与马桶渗漏等系列技术难题。至今,公司已有整体升降外脚手架、防坠装置等两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竖井电缆、清水砼、地下防水、预制梁板现浇柱等9项分别获国家级工法和自治区级工法,以及一批科研项目通过了省部级技术鉴定,部分项目填补了广西建筑业的空白。采用这些高、新、尖技术与工艺,为又好又快建成广西目前最大的单体工程玉林云天民俗文化城、主体结构复杂的西大图书馆和在亚洲颇有影响力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会展中心等一批高难度的多类型工程作出了贡献。(何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