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这一主题,勇于破解难题,实现创新发展。
西江公司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率先创立了“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内河航运建设模式。以该模式建成桂平、贵港航运枢纽后,使南宁至广州854公里航道,常年可通航千吨级船舶,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路”。至今该模式在全国有条件发展内河航运的7个省份得到推广。通过建设航运枢纽,渠化了西江干线,促进了水运事业和沿江经济的发展。西江渠化成千吨级航道后,西江运输船舶平均吨位由1990年的110吨提高到去年的678吨,千吨级以上船舶占到20%以上,最大船舶已达3000吨。
该公司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使桂平、贵港枢纽两个船闸一直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零投诉”的经验向其他地方推广。桂平船闸自1989年通航以来,已连续安全运行20年,贵港船闸自1998年通航以来,连续安全运行也已达11年。至2009年5月,桂平、贵港分别累计通过船只137万、22万艘;过闸货物量分别为1.82亿吨和4000万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公司在建设一个工程的同时,力争同时造福一方,努力打造“利民工程”、“福地工程”。那吉航运枢纽为有效地保护耕地,尽最大可能保民之地、还地于民,建设业主创造性地在库区淹没河滩地利用工程开挖的弃土进行抬填造地,投入1000多万元共抬填耕地330亩。这些抬填出来的土地交由地方政府统筹分配给农民,或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协商,用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实现科学的集约规模经营。
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各项事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公司至今已完成上网电量6.0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1.7亿千瓦时;船闸过货量1651万吨,比去年同期多318万吨,公司“航电”两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 (兰晓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