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东兴市规模工业产值倍增 边贸边工比翼飞

黄理这一尝试,当年就赚了个盘满钵满。他马上扩大生产,购设备,建厂房,现已发展成年产值超亿元的海产品加工企业。他创建的东成海产品加工厂,安排了固定职工380人,季节性工人400多人就业,日加工鲜鱼100多吨、鲜虾30吨、原料虾60多吨,产品主要销售到韩国、日本等地,是目前广西同类企业中设备最先进、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年,东兴市平均每10家贸易商至少有5家转向加工贸易,涉及海产品加工、红木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据东兴市边贸局介绍,在东兴的100多个来自越南、泰国、缅甸等国销售商,有40多个客商转向了加工制造行业。其中越南仁和商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美元,在东兴市江平工业园兴办企业,开创了东盟国家直接来投资建厂的先河。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给东兴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7年,该市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0%,结束了统领多年的通道型贸易经济唱主角的历史。

贸工互动 投资商纷至沓来

如果说加工贸易的兴起给东兴经济格局转换提供基础的话,那纯工业的发展,便使东兴由单一的通道型贸易经济向多格局经济发展成为现实。

来自山西的中色十二冶金建设公司的方宁,带着越南林通县7000吨钢结构订单,在北、钦、防三地考察了8个月,最终落户东兴市。用他自己的话说,东兴的加工贸易发展很成熟,而且离越南最近,可以节省物流成本。其今年3月破土动工建厂房,6月份就投入生产。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正确,仅投产一个月,就接到印度亿元订单,现又与大海粮油(防城港)公司签下销售合同。

和他一样走对棋的还有来自越南的客商李勤。在越南有着秤王之称的他,几年前来东兴旅游,发现他生产的秤是边贸的主要产品之一……于是,仁和公司中国厂区——东兴仁和秤制造厂,2008年10月正式落户东兴江平工业园,占地90亩,投资总额600万美元。

为吸引更多的工业投资商,东兴市乘势出台多种措施,提出“以贸促工、以工兴贸、贸工互动”的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主导产业由以贸易型为主向以加工贸易型为主转变,从项目用地、审批、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给贸工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为配合“贸工互动”发展战略,东兴市在江平镇建起了第一家工业园,结束了东兴市没有工业园的历史。首期开发的工业园占地2650亩,投入了3亿元进行园区建设。

不到两年时间,该园区就进驻了华兴矿山机电设备制造厂、英琴农副产品加工厂、海世通食品科技公司、仁和秤制造厂等16个项目,目前已经有15个项目开工投产。

工业园的兴起,不断有中外客商到东兴来考察投资建厂,现在已经引进47个项目,总投资52.97亿元,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8亿元。为此,江平工业园荣获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开发区二等奖。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