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黄兴忠 通讯员陆俊菊
以往主攻边贸的边境城市——东兴,如今已顺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而“华丽转身”,边工“短腿”迅速崛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去年比2006年增长两倍多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38.12%,成了东兴经济发展的主角,形成了边贸边工比翼飞的可喜格局。
7月底,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被评为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开发区,该市继2007年度被评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之后,2008年度又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
从贸到工 加工业初露峥嵘
3年前,东兴市贸易首遭寒流,增幅下降。
做惯了边贸生意的东兴人意识到,这次下降不是暂时的,随着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边贸优惠减半的政策,最终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而全部取消,加上跨国旅游已停止异地办证,单一的通道型贸易将很难维系东兴的发展。
今年一季度,东兴边贸总额下降正好佐证了这一预见。
是随波逐流消极应付还是另辟蹊径积极应对?东兴市委、市政府毅然抉择:发展工业!
政策一出,令人兴奋,但也引发一片质疑声。
东兴是边境城市,贸易和旅游一直是支柱产业,另起炉灶去发展无基础的工业,行吗?
“行!”东兴市委书记朱胜勇说,我们采取渐进式的发展道路,先借助贸易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待加工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发展制造业,逐渐走上工业化道路。
第一个“试水”的是从事多年海产品贸易商黄理。当时,家人、商友曾为他捏把汗。
2006年,他把进口过来的海产品进行简单保鲜加工。有人不理解,马上转手就可赚钱的产品还去折腾?没想到就是这一折腾,一吨海鲜比马上出手多赚二三倍的钱。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