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开放合作对接东盟的有效平台
——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乃学
广西新闻网记者 周红梅
核心阅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广西提出了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战略任务,这对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钦州保税港区而言,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钦州保税港区将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机遇,使保税港区政策与自贸区政策叠加,努力创造出自身特色与优势;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税港区的机遇和作为,全面拓展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的空间;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合作,把钦州保税港区建设成为立足北部湾、服务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
记者:《意见》提出了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战略任务,要求广西加快建设并完善与东盟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对钦州保税港区今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王乃学:《意见》的颁布实施,对于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中西互动,深化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明确提出了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建设”等,这既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加快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建设,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王乃学: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机遇,使保税港区政策与自贸区政策叠加,创造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把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开放合作对接东盟的有效平台。2010年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成,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将正式封关运营。自由贸易区政策是零关税政策、消除贸易壁垒的政策,可以降低贸易的关税成本;保税港区政策是境内关外政策、港区互动政策、围网内和围网外联动的政策,可以降低贸易的物流成本。我们将努力探索将低关税成本政策和低物流成本政策有机结合,增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在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在自贸区政策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所推动的中国-东盟贸易量增长中,抢占更大的份额,形成更大的发展,让钦州保税港区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为钦州凝聚发展动力、为广西打造开放平台、为国家探索创新实践。
其次,要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税港区的机遇和作为,全面拓展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的空间。保税港区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保税、退税、免税三大政策,可以开展进出口货物存储、国际贸易、国际采购和分销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九项业务,这使得保税港区可以成为世界航运候鸟的栖息地、国际物流的编组站、现代工业生产的蓄水池、个性化市场需求的满足地。我们将深入研究和用足用好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不断探索和创新保税港区管理运营机制,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探索开展离岸金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期货免税交割等高端业务,积累更大的发展力量。
第三,要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合作,推动保税物流体系形成;加强与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合作,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提升人气、货气、船气。充分利用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将陆续封关运营的有利条件,形成多个特殊监管区域一站式通关的联动效率,汇集集装箱流量、汇集海上航线,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共同打造好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加强与西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的联系合作,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提升人气、增加货流、增开航线,把钦州保税港区建设成为立足北部湾、服务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