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象山街道:主题鲜明 载体丰富 群众参与 成效显著

主题鲜明 载体丰富 群众参与 成效显著

——象山街道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

    在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象山街道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结合辖区特点及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中心工作实际,认真组织,精心谋划,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成效显著的主题实践活动,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切入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象山街道工委班子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为推动街道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难得机遇,通过召开班子会、民主生活会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和谐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在实现科学发展上形成共识。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各级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社区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并从社区、辖区单位推选活动能力强、热心社区建设的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辖区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二是明确活动主题。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为象山科学发展献一策”等专题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街道区位优势、工作特点、群众基础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以“科学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生活品质象山”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精心设计了如“科学发展先锋赞”征文比赛、“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象山”摄影作品评比展示等系列体现象山特色的活动载体。三是找准切入点。为切实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街道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活动为切入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街道各项社会工作,以“实践”促进“创建”,以“创建”助推“实践”,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建和谐社区示范街道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二、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性

    象山街道坚持将群众参与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制定了10项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广泛搭建参与平台、改进群众参与方式,积极引导辖区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中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预期效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学习培训形式,让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以社区流动党校为平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讲座。通过组织领导干部讲政策、党员干部讲心得、专家学者讲专题、先进典型讲事迹的系列讲座,加深党员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认识,增强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象山街道和谐发展排头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举办“科学发展先锋赞”征文比赛。深入发现、挖掘辖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以及感人事迹,通过典型教育的形式,使社区党员、群众找到学习榜样,从而找准努力方向,更加积极地投身象山街道和谐社区建设中来。二是找准突出问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让科学发展真正上水平。以 “科学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为主题,深入开展街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街道工委向社会发布了征求意见公告,发放了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表200余份,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征求意见专线、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平台等,广泛征求意见。召集辖区老干部、“两新”组织代表、非公企业主、居民群众代表等各层面、各群体代表参加 “我为象山发展献一策”活动。截至目前,共召开意见征集会3次,收集群众意见134条,为整改提高打了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突出实践特色,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举办象山街道首届“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象山”摄影作品评比展示暨“相约桃江”社区群众文化体育节活动。以摄影的表现手法,讴歌象山街道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让辖区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街道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面貌、新气象,体会象山街道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懈努力和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享受象山街道和谐社区建设的成果。

    三、推动发展,务求实效,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下,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桂林市考评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肯定和一致好评;目前示范街道的创建正处于国家民政部的拟命名公示阶段。同时,街道通过实施开展“阳光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平安工程”、“文化立居工程”,使得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效果。一是实施阳光工程,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近年来,街道共发放社会救助金近20万元、救助困难家庭1000余户、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00余万元,保障了623户城市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3316多份。定期组织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开办“爱心宴”,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和“邻里亲情”互助活动。组织再就业培训57次,开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宣传45场次,新增就业人数3500余人,在全辖区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二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街道坚持把创建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立面改造、绿化美化和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先后争取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对辖区街道社区道路和20多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投入200多万元对市容环境,街景街貌进行综合整治。如今辖区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景点景区华灯辉映、绿树成荫,自然、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增添了色彩。三是实施平安工程,创造平安保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群防群治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努力打造平安象山。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扎实抓好法制宣传工作,经常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讲座等活动;重视做好“矫正人员”帮教工作,转化率达90%以上。近年来,社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封建迷信场所,社会秩序井然,居民安居乐业。四是实施文化立居工程,创造高尚繁荣的社区文化环境。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系列具有象山街道特色文化品牌:搭建了桂林百姓大舞台,以辖区桂林市少年宫的“春天剧院”为主阵地,每月免费为居民群众进行2场以上的文艺演出;以“相约桃江”文化体育节为载体,定期组织辖区内的各种文艺团体、文艺界名角等,为社区群众、来桂游客进行义务演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社区“读书节”,先后组织开展了“漂书活动”和“书海扬帆 伴我成长”中小学生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各类活动35个,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出版了四册读书活动作品集;举办“邻里节”活动,通过开展端午“粽王大赛”、摆“百家宴”迎中秋、“老街坊”友情活动,拉近邻里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了居民之间睦邻共处,使象山街道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温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