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新机遇 共创新辉煌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上的演讲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马 飚
(2010年1月7日)
尊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先生,
尊敬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
尊敬的老挝政府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先生,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的喜庆时刻,我们相聚绿城南宁,共话合作成果,共享成功喜悦,共商发展大计,共绘自贸区发展的美好未来。这是一次开拓新机遇、开启新时代、开创新辉煌的盛会。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事
本世纪初,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10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和人民携手并肩,风雨同舟,共同耕耘,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务实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使中国-东盟自贸区由构想变成了现实,成为世界多区域合作中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区域之一。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是中国-东盟双方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的背景下,自贸区建成必将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把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双方的贸易和投资,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实现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使广大企业和老百姓受益;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与东盟应对危机的信心,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积极的影响。自贸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把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促进双方合作朝着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广西进入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广西是中国惟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10年来,广西始终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努力完善通往东盟的海陆空国际大通道,举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等,全力搭建促进交流合作的桥梁与平台。在参与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传统友谊不断加深。2004年到2008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广西在东盟的协议投资额增长了26倍,东盟在广西的实际投资额增长了4.38倍,双方在农业、教育、交通、旅游、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2009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取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明显成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增长45.2%,利用外资增长8%,多项指标增速排全国前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对广西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标志着广西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时期。这不仅有利于广西扩大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也有利于广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广西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也有利于广西加强与东盟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和社会事业开放合作,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将紧紧抓住自贸区建成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认真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中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完善与东盟合作机制和载体,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和服务自贸区发展。
三、充分利用新机遇促进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为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推动广西与东盟各国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携手共建国际大通道。交通设施是自贸区发展的基础。广西将进一步加强出海、出边、出省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与东盟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发展广西北部湾港面向东盟的海上运输网,建设中国内地连接越南乃至东盟边境口岸的陆路运输体系;建设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我们愿意继续与东盟各国一道,深化区域沿海港口合作,加强在码头建设、仓储物流、航线航班、港口信息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港口物流发展,探索建立中国-东盟港口联盟;推进区域高等级公路、干线铁路的建设和改造,特别是加快南宁-新加坡通道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尽快形成我国与东盟各国的海、陆、空多层次、方便快捷的交通物流通道。
第二,积极打造服务自贸区的平台。我们愿意继续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中心和中国-东盟虚拟中心的建设,积极打造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中国-东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区、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等合作基地,积极承办各类大型经贸促进活动和专业领域交流活动,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互利合作提供良好服务,更好地发挥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
第三,共同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大力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加快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我们诚邀各方共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引导和推动各地企业和工商界到经济区投资发展和开展经贸合作,共同加大宣传、支持和投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
第四,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发展。广西将依据自贸区各项协议,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自贸区政策,扩大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在巩固与东盟各国传统商品贸易的同时,积极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进出口,不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在边境地区建立面向东盟的农产品、橡胶、粮油、日用工业品、中药材等大宗商品的专业市场,打造具有中国-东盟特色的商贸基地和重要商品集散地。努力探索促进贸易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贸易发展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加速流动,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带动产业在区域内合理布局,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五,更加注重投资合作。广西是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省份之一,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正在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我们将继续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建设,打造无障碍投资增长区,发展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热忱欢迎东盟各国投资者来广西开拓市场,扩大对广西的投资规模;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各国投资兴业,建设若干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企业在东盟集群式投资,发展地区经济;积极参与“中国-东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努力加强与东盟各国在良种培育、农作物种植及深加工、农产品贸易、渔业养殖加工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扩大旅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保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规模,使投资合作成为自贸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六,切实加强次区域合作。广西愿意与各方一起共同探讨建立和完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两廊一圈”合作、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等次区域合作机制,落实次区域合作相关行动计划,在基础设施、农业、旅游、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先导领域实施一批旗舰项目;加快建立和完善对东盟合作政策体系,加强边境口岸合作,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开展“一站式”联检服务试点,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快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进跨境运输合作,通过统一运输标准和规范,互换跨境交通运输权限,使相邻国家的货物和人员运输工具能直通对方境内目的地。通过次区域合作的深化,双方经贸合作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携手并进,共享新机遇,共创新辉煌,共同谱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