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模范集体代表谈经验 多举措力促自治区民族团结

  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25日讯(记者 王文英)1月2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在南宁举行。会上,部分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亮点频出。

  高度重视民族文艺和教育工作

  在此次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各少数民族相处相融,增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方面,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支持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出了民族音画《八桂大地》,壮语歌剧《壮锦》等舞台作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了“辉煌历程壮丽画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图片展,共展出图片680多幅,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八桂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还协调策划出版《辉煌五十年——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画册》、《大百科全书》、《壮语900句》等反映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重点图书。

  坚持发展新思路促进瑶乡经济建设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适合恭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据了解,2009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水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水果总产量达68万吨,农民人均有果面积、人均产果、人均水果收入继续保持全区首位。建成了以红岩、大岭山、横山、北洞源为代表的22个“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以节庆为载体,有序推进旅游开发。先后获得了“全区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投资和资金安排上,自治区发改委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环江县毛南族、东兴市京族人口较少民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据了解,截止目前,自治区发改委共争取国家发改委扶持我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10397万元,并在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了320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国家安排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增强民族团结认同感

  河池市人民政府就帮助自治县、民族乡发展经济社会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河池市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在自治县和民族乡收集、抢救、整理了一批民族文化遗产,除《民间歌谣集成》、《民间故事集成》、《民间谚语集成》三套集成外,还出版了《仫佬族风情》、《毛南族民歌》等专著;挖掘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如仫佬族的《依饭舞》、毛南族的《面具舞》等。通过建立全国首个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和全国首个仫佬族博物馆,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增进民族团结认同感。

  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南宁市针对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了部门主动、社会联动、各方互动、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新格局。不断完善由民委、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市民族关系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每年召开1-2次协调会。并积极探索基层民族工作的新途径,推进民族工作进社区,开展民族关系状况监测评价工作,建立了拥有215人的监测信息员队伍,设立监测点125个,还成立了民族工作专家队伍,少数民族知名人士队伍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