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自治区人大分赴4厅视察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

广西新闻网记者 郭燕群 石慧琼

面对一份份承办部门给代表建议的答复,人大代表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他们是当“老好人”还是勇于“较真”,直言不讳?今年年初召开的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604件。5月12日至13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仕星、文明带队组成的专题视察组,分赴自治区教育厅、林业厅、民政厅以及国土资源厅4家承办代表建议较多的“大户”单位,上门视察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和落实情况。

一些建议“多年承办,多年难办”

代表希望部门“更积极”

5月12日上午,专题视察组首先来到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厅今年收到的45件代表建议,截至12日上午已办结26件,代表们对已办结的建议表示满意。

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表示,目前代表们反映体制性、政策性层面问题的建议,解决难度较大。例如,《关于要求尽快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的建议》和《关于要求筹建农村教师周转房的建议》,这是今年代表提出的建议,也是多年来代表一直都在提的问题。从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和稳定教师工作的角度看,确实需要解决这类问题,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以及财政支持,此类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

代表们听了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就此“止步”,纷纷发言。

一位代表强调农村教师面临的困难最多,教师住房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的目的,在于为城乡交流教师、支教生和农村中小学无住房教师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有代表举例说,柳州很多边远山区的乡村教师,住在自己搭建的“木皮棚”里,居住条件非常艰苦。

有代表提出,尽管目前国家房改政策不支持、自治区财政有限等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教育部门对建议如此答复也无可厚非,但应该可以找出更积极的处理办法。贾寒春代表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她曾经向柳州市人大提出关于解决农村教师周转房的建议。柳州市人大转交市教育局办理,市教育局想方设法,统一规划。一年之后,柳州市就开始试点乡村教师工作周转房建设,根据当地财力和建房的套数,由市县分别筹集财力承担,目前已经在融水、三江、柳城等5个地方的乡镇开展此项工作。

甘益伟代表也提出,农村教师周转房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分期分批、各级财政支持、社会各方筹集等方式寻求解决,类似的积极解决办法还有很多。

对一些“多年承办,多年难办”的建议,韦以明代表提出,承办单位如果不具备独自解决能力,可寻求与多部门联合承办,这样更有利于代表建议的解决。

“较真”代表8次提同一建议

坚持不懈为林农争取补偿

5月12日下午,专题视察组来到自治区林业厅——其实,在此之前他们都接到了林业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的电话,沟通建议办理情况。经征询意见,绝大多数代表表示“比较满意”。

“我已经是第8次提出同样的建议,但问题一直没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在交流环节,544号建议的提议者贾寒春对办理结果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贾寒春代表提出的是“关于自治区政府建立全区水源林、生态林财政补偿机制的建议”。她是自治区八届、十届和十一届人大代表,对所提建议的数次答复结果不满意,并坚持不懈一提再提,今年把建议内容提高到建议政府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的层面。

贾寒春代表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名林农砍一亩木头可以赚不少钱,但当退耕还林让出公益林后,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仅补偿5元,而且还要扣出0.25元的办理费用,最后,每个林农拿到的每亩林地补助只有4.75元。为了养家糊口或给孩子交学费、看病吃药,靠山吃山的部分林农不得已铤而走险,违规砍伐树木。

贾寒春代表呼吁,为了更好发挥生态林、水源林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要处理好林农的基本生存问题。建议自治区政府要把生态林、水源林补偿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建立补偿基金,补偿标准不低于国家粮食直补价。

对代表的不同意见,林业部门表示这一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已列入议事日程,争取研究后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