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路相互交汇碰撞,讨论会场上,精彩的发言不时博得热烈掌声。一个个问题摆上桌面,一个个具体建议也列入计划,方向和路径更加明确——
要建立对特殊人才的激励机制,要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搞好统筹协调,要加大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要加大国家队边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支持力度,要重视人文社科人才,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谈形势,述问题,说挑战。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学员们在肯定近几年人才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以更加清醒的自觉,深入谋划人才强国的未来。
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26日下午,接受“国家特聘专家”证书的徐希平教授格外欣喜。这位从哈佛大学全职回国工作的学者正是“千人计划”入选者代表。
“中央领导同志给海外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外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徐希平激动溢于言表。
这是殷切期望,更是一种鼓励。
两天会程中,思想的火花,在坦诚、热烈的碰撞中闪现;行动的共识,在民主、宽松的交流中形成——
要抓住“知寻引用”四个关键环节,有力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强化考评、竞争择优、广揽英才,为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人才保证…
在大会交流中,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国资委、中科院等6个单位负责同志纷纷发言,分别介绍本地本部门近年来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
一个个好经验、好做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了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大家的思路在深入思考中得以拓宽,认识在坦诚交流中得以深化,改革创新的意识在热烈讨论中得以强化。
“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抓紧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总结讲话中这样强调。
承前启后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
两天的会议,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语字字珠玑,已然深深烙印在参会代表们心中。这一份沉甸甸的厚望,催促着他们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负重前行,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谱写人才强国新的辉煌…… (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