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梁如雪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如何培养新型的国际人才,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众多人才教育培养机构不断思考的问题。对此,广西师范学院提出了一项新的“三有”国际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计划通过中国和东盟这个平台,促进中外学生的互动和相互了解,用几年的时间,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越南、泰国、印尼青年人才。
致力于培养“三有”国际人才
早在1993年,广西师院就与东南亚国家多所大学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在接纳东盟国家留学生进行常规人才交流和培养的同时,广西师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个问题。广西师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近年提出了一项新的“三有”国际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这个“三有”,简单地说就是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语言有所掌握、对中国青年富有友情。这项计划由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的院校组织并委托广西师院培养,希望通过三年的培训,增进东南亚国家青年学生的汉语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教育管理人员前来学习。
为了配合计划实施,广西师院举全院之力在校内营造氛围,让前来学习的东盟国家学子与本校学生结对子,相互学习和帮助,并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开设各国的文化中心如泰国文化中心等,让大家充分交流、产生互信。
这项计划同时也针对广西师院送往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实施,让派出去的学子成为对目的国人民有友情、对目的国文化有了解、对目的国语言有掌握的国际人才。这些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型、应用型、两头通(精通国内国外)的新型“三有人才”,对增进广西-东盟关系、发展广西-东盟合作关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