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先河大规模构建便民码头
客圩渡码头星罗棋布,让红水河沿岸群众共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成果,是建设曹渡河口至桥巩段工程的大亮点。
沿岸港口腹地内多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交通落后,严重阻碍了当地群众出行。特别是龙滩等大型电站建成后,即使库区公路、桥梁等复建工程逐步完成,但深水航道是“走出去”的上佳选择。
客圩渡码头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设施。但许多客圩渡码头的靠泊能力差,存在安全隐患。如天峨县18个码头(其中有7个客圩渡码头),除县城六排码头外,其余是冲积泥沙结构的自然岸坡。
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群众出行和发展难题。我区以人为本规划建设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工程,投资750万元在曹渡河口至桥巩段建设30个客圩渡码头。其中天峨县有11个客圩渡码头,南丹县4个,东兰县9个,大化县6个。
“这是重大突破!如此大规模安排建设便民码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水运建设史上第一次。”自治区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欧诚十分赞赏统筹建设航道、港口和便民码头。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