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示范带动全局 贺州"十个一"助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

结对帮扶 为慢速者“雪中送炭”

同样是贺州市生态文明示范村,钟山县燕塘镇黄宝村委的老铺自然村可就不像洞尾村那般,“十个一”的创建活动在这里开展得有些缓慢。受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铺自然村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步骤地来创建“十个一”。

在7月初,贺州市委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在“十个一”活动中,市直有关单位要对口帮扶生态文明示范村,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帮助村里搞建设。

贺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对口帮扶的就是黄宝村委的老铺自然村。很快,文化新闻出版局就制定了帮扶计划,落实经费帮助老铺自然村开展“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村民们都激动地说:“我们终于有了获取‘精神食粮’的场所了。”

贺州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据最近一次的督查情况看,目前,大多数帮扶单位都已经前往村里调研,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对于共建对口帮扶单位开展工作的情况,该文明办实行监督,并对示范点建设工作进行定期的督查通报。

干群合力 创建活动热火朝天

在昭平县樟木林乡潮江村,记者随机问起村民,当地的“十个一”创建情况和生态文明新村的建设,几乎都能说上几句来。这让人不由得感叹:此处群众不简单,人人参与热情高。

潮江村村干部魏荣超说:“生态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涉及家家户户,单凭村‘两委’班子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着手宣传动员,大力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让大家都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村干部一共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走家串户153人次,细致了解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看法和建议,解决群众疑虑。”在群众的参与下,该村制定了《潮江村村规民约》,组织了篮球队和舞狮队,各种文体活动热闹开展起来。

贺州市开展以“十个一”为载体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不仅仅在硬件设施上让农村的面貌发生新的改变,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

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刘建军表示:“目前虽然只是在作为示范点的12个村屯开展这项活动,但是在未来,我们将通过三到五年的分步实施,力争全市所有的村都能实现‘十个一’。”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