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百色开展“结对共建 先锋同行”活动纪实

勇于探索,条条“彩线”让城乡结成网

近日,田东县平马镇四平社区党支部和相邻的升太村党支部结成了好朋友。

四平社区建设集秋冬菜种植示范园区、香蕉种植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集成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升太村的农业发展,引进客商到升太村承包种植番茄300多亩,帮助发展芒果3000多亩、香蕉600多亩,预计产值约5000万元。

“这种结对模式是‘行政村+社区’,双方地域相邻且群众交往比较密切,资源容易整合,充分发挥‘1+1>2’的作用。”百色市委组织部蒋洪部长介绍,“我们还有其他多种结对模式,把城乡党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

像平果县马头镇雷感社区与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即属于“村(社区)+企业”模式。双方牵手后,公司出资750万元修建了社区的学校、综合办公楼,吸纳社区群众300多人进厂务工。同时,公司采取“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外包业务,扶持雷感社区党员群众发展运输服务业、建筑业,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社区群众增加近千万元的收入。雷感社区也积极帮助公司征地400多亩,解决矛盾纠纷。

君住红河东,我住红河西。群众乘船你来我往,买卖物品,大规模发展网箱、库汊养鱼,开办水上餐馆……这是乐业县雅长乡尾沟村和贵州省册亨县双江镇平华村的真实写照。两个小山村隔红水河相望,和谐相处宛如一家。 

“是跨省联合党总支部架起‘连心桥’,带领我们和谐共处谋发展!”平华村村民黄炳光说。在联合党总支部带领下,两村成立了尾沟平华网箱养鱼联合协会组织和远程教育学用基地,共发展网箱养鱼1000多箱、库汊养鱼800多亩。目前,在百色市与贵州、云南省交界地区,像这样的跨省联合党总支部已建立4个。

“这是‘本省村+外省村’的跨区域结对共建。”百色市委组织部领导点评。跨区域联合党总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现省际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稳定共保、村务共进,努力做好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的文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